读经典学养生丨六腑传化物
2015/7/19 德明中医

    

    点击上方“德明中医”可以订阅哦!

     读经典学养生丨六腑传化物

     大千老师

     所谓五臓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六腑易积聚致病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什么意思呢?整个这条线,吃的东西要吸收利用要排泄,这条线要不断地运动而不藏,什么叫不藏?就是不能积压,如果有积压就要得病了,比如积在胃积在小肠积在大肠,积在哪里都不行,一天二十四小时要不断从上到下运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大部分的急腹症,腑的问题都是由于积,像食积寒积等,积在六腑上而得的。像吹了凉风突然肚子疼,这是因为寒气入腑积在那里结聚,吃东西吃多了就食积在那里等等。突然得的毛病,六腑的毛病,多半是由于积聚导致的。

     那么这个积怎么治呢?就是吐和泻,要不就让它吐了,要不让它泻了,要不就用温药化开,在下者要拉出去,有积聚在那里嘛,这个积聚可以代表食积寒积热积燥积等。如果在上面,在胃包括在胃以上,可以吐出去,有的人突然胃不舒服,经过探吐之后吐出去之后,浑身出一身汗,这个病就好了。有的人胃脘胀气,直接推运下去把胀气排除了,这胀气可能是由于寒,可能是由于实,总之什么原因都有。

     虚性便秘不能用下法

     还有一种,由于六腑虚了推运不了引起的虚积,这样积不能用泻法,要用补法。比如脾虚导致的大小肠推运无力,导致的便秘,这种情况就不能吃番泻叶大黄之类的泻药,越吃越干,越干越吃,形成恶性循环了。比如说现在很多小孩便秘,最终燥得成形都分段了,还不断地泻,泻了之后好一点,但马上又这样了,这个就是伤了脾了。小孩暴饮暴食,孩子爹妈也不知道养生的道理,孩子想吃就吃,爹妈也觉得小孩缺营养,就不断地给孩子吃各种补品,结果都积在那里了。刚开始是食积,是实实在在的,慢慢地伤了脾胃就成虚积了,这种虚积是不能通过下法来解决的,要通过补脾缓滞的方法解决。其实很简单,白术、茯苓、陈皮、麦冬,这四味平平常常的药就可以治疗小儿的便秘,如果便秘厉害的话可以加桃仁。

     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意义

     所以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这句话告诉我们,大部分六腑的疾病大都是由于积聚导致的,积在那里不通畅。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告诉我们五脏的精气非常容易亏虚,告诉我们保精的重要性。五脏的“故满而不能实”是什么意思呢?满是精气满,实是邪气实,不能长个肿瘤在那里,满是精气饱满。六腑是“实而不能满”,实指的是吃的东西要充实,从上面走到下面可以实,但是不能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满胀,不能堆积在那里,满了就不行了。

     肝郁气滞导致的胃病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说的意思就是食物从上走到下中间不要停,一停就得病。有的人得了胆汁返流性胃炎,不断地吐胆汁,吃了东西不消化,有一种就是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肝经脉络影响了胃气的推运,把胃气给抓起来了,胃打弯了,食物下不去,就导致胃胀吃不下东西。这种情况就要舒肝气,肝气一舒,络脉就舒张开来了,把胃放下来了,胃就能舒张开,向下的通道就打开了。这种胃中食物不下的病症,要通过调肝来解决,肝气舒畅了,胃就好了,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

     注:本文节选自大千老师《续讲内经》第4课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