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上)丨什么是虚实夹杂
2015/7/23 德明中医

    

    点击上方"德明中医"可以订阅哦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上)

     什么是虚实夹杂

     大千老师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第十》

     我们从气学中医这个角度来讲一下,大家就可以一目了然。

     盛则泻之。人身体经脉某一部分气过于盛,这个盛当然是邪气嘛,不是真正的正气盛,也可以说就是气盛,气过头了就是盛,气盛就是要把这个气泻出去。古人这个针灸,尤其《黄帝内经》的《灵枢》关于这样的论述很多,这个泻的手法在《内经》中也阐述出来了,但现在真正能够懂这个补泻的,针法补泻的已经不多了,只是扎一个针学学意思。但是我们讲的是真的能够把里面这个气泻出来,这个就需要一定的针法和手法,还有一定的基本功。这个泻出来,泻则凉,透天凉那个凉和热,也就是你这个泻出来的,若有所失,这个是气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就是用补针的办法,把这个气能够聚在虚的地方,填补空虚的气机,这是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扎针尽快使两头或者从某部分泻出来。

     寒则留之。要留针要让人身的整个的气机慢慢地向寒的地方去温煦,留针使气得蓄,这个是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陷下了他那个气机当然是虚和寒的,需要通过灸法弥补他的虚和寒。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什么意思呢?这关键问题是两点,第一个什么叫不盛不虚?第二点是以经取之。是以经调之还是以经取之?

     首先咱们说第一点问题,这个不盛不虚是不是一种正常状态?那有人说不盛不虚就是平,平就是平人之脉,平人之气,不是这样的。这里面讲的不盛不虚肯定是一种病态,如果说不盛不虚是一个正常状态,就没有必要以经取之了,从后文咱们可以往前推,不盛不虚是一种病态,也就是病态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盛不虚,那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可能就是不理解,或者陷入其他的误区。

     也即从我们的气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气机的状态不仅是一个盛和衰的问题,盈和虚的问题,盛虚只是气的一种状态,还有其他的状态。总之有正常的状态和不正常的状态,也就是不正常的状态不仅表现在盛和虚上。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某一个气机,这个盛和衰你可以从量上来理解,邪气盛和正气虚,一个量上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人的气机不表现在量上。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咱说去年的年景是一旱年,因为没有雨,那么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成虚,前年的年景是涝,因为下雨多了,那么我们把他叫做实,那么今年的年景即不旱也不涝,那么即不旱也不涝是不是一个好的年景呢?不一定,为什么呢?这个我直接跟大家说了吧,你该下雨的时候下雨,不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这个叫做正常年。那么反之今年不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反常年。比如说夏天没下雨冬天却下了,在年景中叫做风不调雨不顺,我们就说今年年景不调,该下不下,不该下时下。其实整个一年来说呢不能断定是旱年也不能说是涝年,而是一个旱涝不时的年,这个就叫做不盛不虚。

     也就是说某条经脉或者某个部分并没有完全表现出实症,也没有完全表现成虚症,而是表现我们所说的虚实夹杂的症。那么很多中医院的老师就说,很多人得病也不是虚也不是实,他是虚实夹杂,那么虚实夹杂这么一种症,我们就不能说他是虚还是实,所以说把这个叫做不盛不虚。

     注:本文节选自《气学中医39讲》第23课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