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每日推荐一周汇总
2015/8/17 德明中医

    

    点击上方"德明中医"可以订阅哦

    

     图:伊娃

     摄于海南蜈支洲岛

     德明中医每日推荐一周汇总

     2015年8月第三期

     晒太阳与斑

     现在很多女士都怕太阳,不敢晒太阳,一晒脸上出斑。但那个斑不是晒出来的斑,而是原先你就有,太阳给你照出来,像照妖镜一样给你照出来。天天看那个广告,如何避免阳光直射,抹这个抹那个,避免太阳斑日晒斑,你想想这糊涂到啥程度。我记得原先讲过,农民天天在种田顶着日头,他也没晒出斑来。你就想想吧,还不都是你身体不好,本身就有问题,太阳一照像照妖镜一样把你的问题照出来。就像家里来贼了狗叫两声一样,不是狗叫把贼招来的,而是狗叫防贼。

     附:《如何面对黄褐斑》

     动作以避寒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什么意思呢?天天劳动,人一劳动就长阳气,浑身就发热,发热就能驱寒。天天呆着就静,安静就生冷,整个气血活动开蒸腾起来就能去除寒气。记得小时候有个故事叫《长工的布衣》,长工穿个小单衣寒冬腊月的天天在地里干活,满头大汗,地主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裹着棉袄也冷。地主觉得很奇怪,长工只穿一件单衣就能出汗成那样,觉得单衣肯定是个宝贝,就跟长工换,让长工穿他的棉衣,他自己穿单衣,结果冻得不得了。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动作以避寒,很多手凉脚凉的人就要多走多运动,把气血走开了,气血到了手脚了,就手脚都热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今静多动少的人都要出去动一动,爬山游泳,长时间散下步,比长时间窝在家里、办公室里,对身体要好得多,这叫“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穴居、崖居都是阴居,凡是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像在密林里面呆着,躲这个暑气,这没什么好说的。

     咸主凝涩

     问:咸味比较特殊,调人元气,成立吗?

     大千老师:现在我们每天炒菜做饭多多少少都要放点盐,咸起一个定盘星的作用,防止整个气机过于浮散,用盐收涩一下,盐量以你感觉口感舒适而不感觉咸合适。有的人吃淡不行就得吃咸的,你不能说吃咸对他身体不好,一味的追求让他吃淡不可取,依个人感受而定。

     吃盐多了得高血压不成立,高血压很重要的原因是心气不衡、患得患失,气机不畅达影响了心脏和缓之气的流动,不能归咎于食盐多少。但是肾气虚拿咸补肾不对,补药大部分都是甘淡之品,味道过偏都不补,味道过偏的,舌头能明显地尝出来有偏性的食物对人正气不合,只能辅佐不能重用,这就是我们每天吃大米白面喝水,淡而无味的原因。

     神气与形体

     总之有神采的五色就好,如果里面真脏色都出来了,没有缭绕的正气包绕着的,就不好。比如看人的面色,如果额头一块隐隐的红斑,这就是不好的,表示心气外露,两颧红也一样;如果眼下发青,下颌发黑,缭绕到嘴边都不好。

     观察一个人的面色,要看他五色是否调均,含而不露,总是一团中和之气包绕着,这属于正常色。观五官时,比如耳朵发焦,焦如柴,就是肾气不好;好的耳朵要光润,有神采,饱满。鼻子也一样啊,没有亮光就不好,鼻子要圆,明亮,饱满,正中。现在有很多美容机构说鼻子要高起来,垫高鼻梁,尖耸挺起来,这个其实不应该不提倡。有很好的鼻子,像蒜头鼻啊,悬胆鼻啊,或者明亮但小的鼻子,本身也很好,偏要隆起来适得其反。黄帝内经时代的审美观和现代的有很大差距,黄帝内经时候是从气,而现在直接修形体。像眉毛,修眉把很多有神采的眉毛修没了,反而变成了几何图案的形状。有机会给大家讲讲面相。

     附:《五脏之华与面相》

     五味之伤

     上次我们讲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过酸会怎么样,过甜会怎么样,过咸会怎么样。也就是我们所吃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它的味道直接会反应它整个的气,整个的食物的气机,那么这个气机又会对我们整个身体的气机产生影响。那么从味道当中我们可以稍微地体察一下气机的情况,同时作用在我们身体上会产生什么反应。

     简单地重申一下,吃酸的过多,酸者收也,它把整个的气机收住,不能外发外放,直接导致身体的整个活力受到阻滞。

     那么过咸会使整个气机的凝滞,盐不能多吃,早晨你要是多吃一点盐,喉头发紧,嗓子发紧,嗓子附近的整个气机阻滞了,导致你感觉有点紧张的感觉。

     那味过甘,吃东西吃甜的太多了,甜味在《黄帝内经》说“甘者其气小弱”,不能到上焦,停在中焦不化,淤滞在那,像淤泥淤积在那一样使人喘满,所以甜的不能多吃,吃多了不仅肥胖而且加重身体的负担。

     刺针必肃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素问?诊要经终论篇十》

     大千老师:这是讲针刺之道,针灸。“刺针必肃”,要严肃、认真、专一,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嘻嘻哈哈地拿针往病人身上刺。你的神不使,针就不行,扎下去之后就不能引导对方。这与注射不同,你是通过你手上的针把你的神与对方的神接在一起。因为神才能感神,气才能感气。像两个人谈话,是眼神的交流,心灵的对话,不是言语的对话,言语是载体,眼神、感情才是双方交流的对象。

     同样,针是载体,你的神和对方的神相接才是目的。说玄一些,你到达一定程度,你都不需要针了,可以气化成针,神化成针。你想象出一根针,扎到对方身体里都管用,说得虽然玄,但这是事实,也是古人的经验。所以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为什么古人大事之前都要斋戒啊?就是要整理一下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德明每日推荐汇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