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每日推荐一周汇总
2015/9/7 德明中医

     点击「德明中医」可快速关注

    

     图:悠然自得

     山东威海鸡鸣岛

     德明中医每日推荐一周汇总

     2015年9月第一期

     开胃与醒脾脾是缓和而畅达,缓和是它的体,畅达是它的用,也就说我这团气的状态就是一个缓和的状态。那么这个缓和的状态不愿意凝滞,脾绝不能凝滞,一凝滞就产生了脾湿嘛,中焦不能运化,上下焦就不通了。那么脾想干什么呢?就想能够畅达开来,和缓地畅达,所以说我们吃很多芳香的东西叫醒脾,醒的什么脾啊?就是使这个脾能畅达运化开来叫做醒脾,睡醒了嘛,一觉醒来了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嘛,能够四处畅达游玩,这个就叫醒脾的意思。那么也就是说只有芳香的东西它才能很好的醒脾,其它的醒脾很困难,除非很多味道很不错的,开胃嘛,开胃和醒脾是相辅相滋的,味厚重的,味道特别浓重的好吃的这可以开胃。吃山楂开胃啊,喝开胃酒可以开胃啊,但是闻到很芳香的花香啦,或者是自然地一种醒脾的香味啊,就能很好的达到了醒脾。

     所以说如果脾有湿,运化不开停滞中焦,大家一定要用芳香的东西把脾醒开,比如一闻花香你的整个身心舒畅,这个舒畅从哪儿体现呢?就从这个脾气畅达而流运四肢这一块体现的。沁人心脾,古人用词非常讲究,沁,什么叫做沁呢?它不是入,它也不是灌,也不是住,住就是留住的住,灌,就是灌入的灌,它是沁,大家可以仔细理解这个沁字的含义,它就是像小雨润如酥一样,或着就是说直接就能体会到渗入,渗入也不能很好的形容这个沁字,沁人心脾,使心神荡而脾气醒。

     【延伸阅读】:《跟大千老师读经典丨中央生湿》

     渗湿与去湿为什么苍术是去湿?茯苓是渗湿?什么叫渗湿呢?它就说给这个湿气呀,这个怎么来形容呢,使湿气容易去,就相当于开了很多口子,使湿气能够有出路可走。这个茯苓在前面扫出一条路来,那么拿那个苍术啊,在后面一推动,那个湿气啊,顺着茯苓开辟的道路啊,渗就能渗出来,这个水湿,通过地表这个小孔能够渗下去,这个茯苓它就起这个作用,通利三焦水道嘛,通往三焦水道。和缓地通开,后面拿这个苍术之气啊,把这个湿气一推,湿气顺着这个通畅的水道就走了。所以说苍术必配茯苓。如果单独苍术推,推不动,这湿气没地儿走,停滞在那儿不动,光有这个茯苓也不能去湿,因为你这个虽然有渗了,但没有东西往前推啊,所以说古人讲方子很有意思,苍术薏苡仁也是这个道理。这个白术茯苓往下走嘛,泽泻都往下走,这个茯苓和这个薏仁它全身都通,所以说有一个推的,有一个前边扫清路的,带着这个湿气就解散。渗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大家开方的时候前面要有渗的,后面要有推的。

     感知气团的精神与气场气既然不能量化,那又如何去揣摩呢?就要靠我们的“感知”。所谓“感”是靠我们的感觉,“知”是靠我们的认知,这种认知来源于从那老师的学习和朋友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自己的切身体悟,这叫做“大知”。如果仅仅是从书本上所学,没有任何的实践基础可以叫做“小知”。为什么不说这团气是大,是方,是圆呢?而是只说它有精神,这就直接指出了这团气的健康与否是跟它的精神状态以及精神状态融化到这团气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点)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把一团气的健康与否直接定性为是否有精神。也就是说有没有主宰,这个主宰是不是稳定,有生机,有朝气,处于安详安定状态的一种代表。所以希望大家以后揣测任何气团的时候不要只是去外在的定性,只看它的肉体或物质,而不注意它的精神和气场。

     举个简单的例子,外面的一草一木,长得非常翠绿、油亮而且枝条很舒展优美,但是当它枯萎或者陷入病态的时候,比如拿到房间里或者土壤出现了问题,就会呈现一种病态,叶子开始发黄,整个植株矮小不生长。如果综合地从精神层面来理解就有另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如果一个植株不挺拔或者不油亮了,而变得枝条晦暗,又枯又黄,我们把它理解成为一个人(因为我们身为人嘛,对人的感觉是比较敏锐的),把人的感觉比拟到一些事物上,比如草啊,一些动物,就会发现也可以以一种方式去感知它们,这样我们就建立了精神的感知方法。

     感而遂通天下,明理尽性以至于命什么叫感觉啊?就是感受,道教有一部经典,叫做《太上感应经》,古人讲天人感应,《周易》里面讲“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都在讲究感,什么叫感啊?这个感是能带领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唯一出路,感是从心中感出来的,你要是行尸走肉了麻木不仁了,你没有感,啥也不是。就像爱情一样,爱情是衡量出来的吗,是用一把尺子比一比能量出来你爱情系数多少吗,是IQ啊情商啊是这个那个能做主的吗?大家想一想,你的感情、亲情、喜怒哀乐是科学的吗,是标准化的吗,是能衡量的吗,是能反复检测的吗,是和别人相同的吗?大家应该恍然大悟啊,到底健康不健康啊,医生给你出一个化验报告,你健康或者你不健康。真正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理怎么算健康啊?各项指标正常,对吗?什么是心理健康啊?测一测情商测一测智商,给你出一个问卷填?大家仔细琢磨琢磨,这不胡扯淡嘛,你及格了你就正常了?

     这个限于篇幅,无法跟大家展开来说医疗机构实质行为是什么,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大家的健康不能依靠医疗机构,不能依靠医保,不能依靠手里的金钱,那么依靠什么呢?依靠智慧和明理,这就是古人一再强调的大学,明理尽性以至于命,要格物致知啊,明白天人之理,宇宙奥秘,人身之理,要明白大道,要明白佛在说什么,道在讲什么,在谆谆告诉我们什么。这些东西叫做大学,也叫心学,这是高级的学问。掌握一个知识,学了一个技巧,这都是末技,最没用的东西,当然这个没用是相对的啊,没它也不行。

     中医的根本特点所在有人问“气学中医和传统中医有什么不同吗?”原先几讲说过,这里稍微重复下。中医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施治,三因治宜,四诊合参,有经络,有中药,是天然的。这些东西从气学中医角度来讲都不是中医的本质,因为西医也有整体论治,也是辨证,也不可能完全是辨病,摸一下肚子痛绝对不会说是觉得完全是头上的问题,也会去辨证同时有了辨病的体系,难道化验不是症状的反映吗?西医也在整体施治,也是科学的,这些都不能作为中医的根本特点而存在。气学中医认为中医的根本特点是发现了气这个层次,前面讲过任何事物都分三个层次:形的层次就是我们的肉体,物质;气的层次是中间的;上面的层次是神的层次,也可以理解为精神的层次。精神的层次和物质的层次或者说神的层次和形的层次中间夹了一个气的层次,中医就是发现了这个层次才得以写出这么多的经书并且能有那么好的临床。前几讲讲过气学中医的八个特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说这个事情。

     【延伸阅读】

     1.《气学中医的八个原则》

     2.《从气学角度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翻病的辨证病人医生也是讲缘分的,他要信你就可以治,不信你没办法治。很多治病的过程中都要翻病,病情都是加重。比如原先子宫肌瘤长了一个两厘米,吃药之后变成三厘米了,你说这是好事坏事呢?有可能是好,有可能是坏。吃错药了,使她的瘤子往大里长;吃对药了,把这个瘤子宣散开了也变大了。你说怎么看,这就很有意思。你要医生患者之间没有一个信任,医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医术,病人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个治起来很困难。所以说学医很不容易,当一个医生更不容易,能当一个治病的医生那是更更不容易。

     像前一阵子治一个湿疹也是,湿疹往外发,不停地往外发。你说发这个湿疹,湿疹出的越来越多,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很多病人见这个湿疹出的多认为不好,湿疹出的多两种原因,一种是病严重了,二是湿疹湿气往外发,发完就好了。你如何辨别这两种情况呢?这就是涉及到一个辨证的问题,怎么辨别告诉大家,这个邪啊比如湿疹,长局部的他可能是局部有邪,如果说浑身面积的,甚至对称性的,比如说这边胳膊长一个,那边也长一个,这个都是里面的问题,五脏六腑的问题,凡是五脏六腑外用药根本不起作用。我看了好多长风团的,全身抹一种药,当然这个药是西药,我觉得很滑稽。如果局部的,那么可能是局部有病,只要是全身性的或者是对称性的,一定是内在出问题。现在人只注重表面,不注重本质和内在,这是一大缺陷。如果是内在的,外面发出来湿疹,你怎么涂药都没用,你泡也行,你这个抹药啊这都不解决问题,只有从内在调理好,外在才能好。

     击鼓出兵,鸣金收兵

     击鼓出兵,鸣金收兵,这是古人应用在战场上的。鼓是角音,是肝气的代表,是生长前进之机的代表,所以说击鼓,鼓起来以后能够震荡人的肝胆之气,进而能够勇猛向前,代表前进。所以击鼓而进,大家听到鼓声都为之一振,能够冲到沙场中去,所以说击鼓出兵。鸣金收兵,这个金啊,当当当的声音,叉子、磬都是商音,金属发出的声音,鼓是上面蒙上一层皮,下面是木头做的,敲出的声音属木,角音。到了锣或是别的,一敲就是商音,一个是低频,一个是高频,低频音从下往上起,能够振奋人的肝胆之气,高频音,当当当使人有一种肃杀感,传的不会很远,但是很响,鼓音不是很响,很沉闷,但是传得远,这正好是一个对待体。大家去体会这个低频音,这个鼓音和锣音的区别,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有志于研究音律的,可以看一下史记的“律书”,《乐书》和《律书》两个都要看,写得很不错,里面所有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指导思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德明每日推荐往期汇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