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学中医论中药丨滑石
2015/10/15 德明中医

     点击上方「德明中医」可快速关注

    

     气学中医论中药丨滑石

     大千老师

     《神农本草经》

     上品:滑石,味甘,寒。主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生山谷。

     有劲而不伤正

     滑石非常好,滑嘛,赋予的性质就是滑利质坚,坚而滑利,通利九窍,白色无味,不伤正。虽然说通利能伤正,但从味道上不伤正。这几个药非常好,虽然个性鲜明,但在用对的前提下,秉承一个原则,不伤正,即便三黄它苦破,但它也秉中正之气。下焦有实火时用滑石,很多人用金钱草,车前子,萹蓄,瞿麦那些利湿通调的药,但我认为滑石不可缺,那些药都没有劲,既有劲又不伤正的只有滑石。

     你看古人方,凡是有湿热必用滑石,就像身上气分有热必用石膏一样,不可替代。主将没了,裨将,佐将,小将往上上,作用不明显。比如下焦有火,水分有热,需要清利一下,首先想到石膏,不是有个六一散吗?滑石,生甘草,只用生甘草就没有效果,必须用滑石,生甘草再包绕一下。

     妇科病宜温调

     很多妇科炎症如阴痒被诊断为湿热,这是不对的,都是下面气血淤积在那里,用清利的药是不对的,方向性错误,还是应该坚持调散的原则,多用温药。还有一些洗液清热利湿,还有一些其原理是清利为主的产品,都不可取。妇科病以温调为主,既不用燥热的药,也不能用清利的药。

     延伸阅读:《妇科疾病的起因》

     还有黄柏这味药,居然有人说它补肾阴,这个绝对不对。还有通过颜色来推导药性是南辕北辙,三黄都是黄色的,黄属土,怎么就泻火了呢?从这方面考虑路没法走,直接告诉大家,不要这样想问题。黄芪还是补脾的呢,那样推导没有意义,像想要通过《伤寒论》克数导出一些东西一样。黄连黄芩配比1:3,就是因为它苦味的问题,可以这样理解,黄连一分苦顶上黄芩三分苦,喝出来的。黄瓜炒鸡蛋一样,为什么一根黄瓜配两枚鸡蛋?你还能推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什么的,一生二,所以推出一根黄瓜配两枚鸡蛋?如果中医和中国传统哲学这样来说,那你就贻笑大方了。

     延伸阅读:《如何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

     石类药的特点

     运动员都用滑石粉洗一下手,滑利九窍,同时滑石又是石头不容易被邪气影响,比如膨化食品很脆,脆代表疏散,但吃到嘴里马上被唾液溶化掉了变成粘的了。这个东西很容易变粘,原来嚼着脆,吃下去之后变粘了,这不行,这没法治病。就像石膏一样,若石膏气很懦,它是清解人的,吃下去之后马上被邪气同化了,被邪气瓦解了,它就没那股劲了,这样不好。比如清热用金银花,金银花劲很小,虽然有清热解毒的劲,但是劲很小,吃下去之后,有火毒的话,马上就溶化掉了。所以金银花要大量用,以量取胜,你溶化我一点,我后面又跟着过来,你用5g、10g金银花有什么效果?治臃肿疽毒的时候没有什么效果,要大量用,这个《石室秘录》都写了,大量用金银花才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滑石是石头,是矿物药,不轻易被其它的邪气影响,像石膏一样。矿石药共同特点:都有大劲,镇不是往下镇,是镇守中军,不易变节,并不是重镇往下。像朱砂雄黄吃下后,药性既能发挥很久,不易被其它气感染,腐化,所以治大病重病时,往往要以石类药为主,恶疾不同石类药不同,疮科石类药必用。

     附:石药之气悍

     “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素问·腹中论第四十》

     为什么不说芳草美,石药悍呢,一定要加“之气”呢?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把所有东西都气化来看。这在气的角度来讲,这不是气学中医所独有的,气学是来解释意会《黄帝内经》想表达什么意思。芳草之气美,和畅嘛,石菖蒲闻下很香,辛夷、丁香闻下很香,都是香气窜。石药之气悍,再次强调,石药气都很猛,劲都很持久,朱砂、雄黄、紫石英、硫磺,矿物质类的药,它们的劲都很猛,用在治疗顽疾上要加石类的药,包括石膏、滑石,都是劲很大的。当草药的劲达不到那个程度,加毒药达不到那个程度的时候,要加石类的药,尤其是顽癣、顽疾,拿这石药去攻冲。石头质硬,气也硬,刚刚相碰,它正好能以毒攻毒。古人开的方子,很多治些顽疾,石类药在一边,毒药一边,缓和的药一边,就是这样来分,合在一起,组成坚韧的部队治病去。现在开方子不那样了,要么邪劲要么劲弱。古人开的方子,气正,同时劲大,对些顽疾非常有效,大家应该多观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