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精选
2016/1/5 德明中医

     德明中医精选「2016年1月第一期」

     学习中医的道理跟大家说一下,学习中医方法很重要,尤其中医是性命之学,治病的这个专业很特殊,必须懂得整个生命和自然万物的规律。因为它是夺造化之先的东西,从阎王手里抢人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说良医三代无后也不是没有道理,中医救死扶伤在某种程度上是逆造化而动,如果没有点功力、胆识还有计略,那么当医生很困难。

     在人世当中很多事很无奈,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医,首先要对生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自己和病人都应该这样要求,该死则死,该生则生,这是万事的规律,不能执著和强求。就像西医讲的一年生存率、两年生存率,有的虽然生存那么长时间,但你看一下还是个人样吗?如果拿自然的灵物去易一个人之身,延长他的性命,这本身就是逆天地而动。再说现在天下的宝物越来越少,见也见不到,采也采不到,即使见到也没有机缘采到,这个说得有点玄乎,但是这里面的道理可以仔细玩味。

     想学中医的话,一定要学中医的道理,学气机的道理,学精气神,学神气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用于治病救人,也用于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和提升。如果想学好中医,可以学气学中医,如果以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更高的理论基础,学到一定程度可以根本改变自己的人生观,让自己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画一个圆,圆外的都是自己不知道的,不管这个圆画多大。中国文明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孕育和激荡了很多供我们学习的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古人。

     不轻易评价西医还有跟大家说一下,对一个未知的领域不要轻易说是或者否,一定要深入进去读懂读通,并且能够印证,你才有资格去评价它。你看我们现在谈的气学中医,我没有过多地去抨击西医,因为西医有它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并且有它的文明所在,如果说这个西医完全一无是处那不可能存在至今,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一个文明有一个文明的特点,这是文明的多样性嘛。但有一点,因为从气学中医我们知道了气和神还有形,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西医主要的功夫作用在形上,而没有作用在气和神上。现在西医也慢慢地认识到一些精神因素对人类的影响,对人身的影响,这也是一种进步。我希望在下面各位学中医的能够真真正正地把中医能够学懂,并且能够应用到临床。

     这古书还是要读的,不要说是畏难而去读一些边边角角的后人写的一些中医书籍,这样越学越糊涂,最终成了中医的掘墓人了。现在很多的中医院校的中医学子,学来学去骂中医骂得最狠,这样下去这个中医的环境越来越严重,老一代的大家慢慢地都过世了,中间有了一个断层,非常危险。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呼吁中医去,去复兴中医去,而是继承中医,踏踏实实地,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啊临床啊,20年30年然后才能谈到大家对中医的贡献。如果现在一味地呼喊,可能你自己连中医是什么都不知道,别人拿来一些理论你跟着对方走,你自己的根基没了,最终自己云山雾罩的,自己都把自己否定了。我还是希望大家包括我在内,把中医真正地搞通搞懂,应用于临床并且有疗效。

     学中医要坐冷板凳这样跟大家说,学经典必然有一个枯燥的过程,不可能像看电视剧一样容易理解,所以希望大家做好这个准备。就像学中医一样要有坐二十年冷板凳的决心,枯燥是必须要经历的,从枯燥当中你才能体会到快乐,就像我讲这些东西基本是脱稿讲,必须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讲临床那是另外一回事,那还不如拿一个病例让大家讨论,讨论来讨论去,《内经》不读你还是不行,光看一个热闹,即使这个病例老师说得很明白,换了一个病或一个人,你还是不明白,脚底没有根基嘛,就像练武术一样,你如果不从扎马步练起,练花架子,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你看现在我们讲气学中医,气学中医有它的理论基础,必须从整个哲学高度或气学高度去理解,你看前面这些病,你用这个理论解释很好解释,并没有很复杂的阴阳五行理论混在里面。首先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的一些生理现象去琢磨这些事情,如果连生理都搞不明白,就不要去研究病理了。像前面说的流鼻涕,为什么会流鼻涕?有人问善恐欠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些东西,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你可以从气学的角度去理解,久而久之你就融会贯通了,希望大家不要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大夫,或者像上次所说的看肝炎走到西医理解的物质层面。

     ●延伸阅读:《为何风寒感冒会流鼻涕》

     学习关键是有兴趣学习关键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坏了。关键要有兴趣,耗上五年十年,这样学习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乐此不疲,最关键的是有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不可遏制,汩汩地,慢慢地从心里流出来。包括学佛学道,一生的安排,反复思考,就好像是人生注定一样,慢慢地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的时候,这里面的兴趣依然浓厚,有这股劲才能撑着你往前走。如果说这个兴趣一旦减弱,你这条路走起来就困难,就像这个张紫阳似的,越到晚年七八十岁,求道心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凸显。大部分凡是有成就的,能够坚持一生,都是以兴趣为基础。就像我常常讲的,找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锻炼方式,不是哪种方式好教大家,而是你那个感兴趣,只要持之以恒,其中稍微懂一些道理,锻炼对大家都有帮助。哪怕你逛街有兴趣呢,天天出去逛街去,也别闷在家里。

     现在这个时代不是好时代,邪魔兴盛,如果你不能坚定信心,走这条路很容易被业风吹走,如果你再没有一点兴趣,那就很难回来了。大家都留神,这个人生无常,如果你自己不修持,没有人会再告诉你。

     中医与内心体证所以说中医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内心体会的话,学中医只是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所有外在的,比如开方子、针灸、推拿、按摩包括其他一些民间的手段只是形的一方面,而内在的一方面大家应该努力认识,而不应该止步。就像很多人,不知这里有没有学占卦的,有没有知道《梅花易数》的,《梅花易数》是邵康节所著,是一本流传很广的占卦的书,如果仅看《梅花易数》并且照之而学,很难学通,这里就有一个未传的“窍”,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悟进去。《梅花易数》是在托周易讲数理,并且有一定的应用,这个应用不仅是我们所说的算卦,它里面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跟大家说一点,《梅花易数》只是形的一方面流传下来了,神的一方面隐而流行,并没有公开于世,故学者众而知者少。

     说这个主要想打个比喻,告诉大家学中医也一样,很多好的推拿师傅、针灸师傅,他们都有自己的气场,非常充分,从而能感染病人,鼓舞正气,而并非只局限于手上扎的针或按摩的穴位。所以今天跟大家说这个气学中医的含义,就在于希望大家在下面勤学内功,在日常生活不断地体证,多看古代哲学的典籍才能有所证悟,不然到老学中医一场空,中医没有学成,可能身体还要毁了,对自己或对病人都没有过多的帮助,这就走到了中医“形”方面的一个死胡同。

     如何学习气学中医大家可能对气学中医有一定的概念,在这里我希望尽量地把气学中医的理论和精华部分表达出来,因为有一点,不管是我在这儿讲还是大家听最好能有一种契合,这种契合就是大家都从气学中医的角度来考虑,不是从其它的传统中医或其它的层面来考虑问题,这样我能讲得投入,大家听着也能投入,然后大家再一起来交流就能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这样说,我基本没有对别人大量地宣传过气学中医,因为我们一直是主张首先自己要有整体的认识还有各方面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一个相当于所说的内证,就是说真实的自我感觉,并且在各个方面不仅是中医方面能够融通这个气学的道理和对气学的运用。

     因为我也没有当过老师嘛,所以跟大家交流可能有些把握不住大家的想法和大家是如何来认识的,希望大家多给我反馈,然后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告诉大家,应该是在哪一方面重视,或者说是侧重在哪一方面。因为我们学习的时候直接就是以中医的四部经典来学习的,老师可以说是口耳相传,直接告诉你怎么去理解气学中医,我们通过四部经典来印证气学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同时又用这个体系去指导更多的,包括中医方面的一些实践,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其它的一些医家的书偶尔也涉猎一些,但是不作为重点,因为所有的道理都用气学这个层次,有时候也不能完全解释,但是气学它起码有一个普遍适用性。

     延伸阅读:「如何学习中医」系列★ 学习中医的方法(大千老师的经历)

     ★ 关于学习气学中医的几点建议

     ★ 学习中医的路径

     ★ 如何学好中医

     ★ 学习中医的金钥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