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医语(二)
2016/2/8 德明中医

     大千医语(二)

     「临证指南」中篇

     据德明中医群聊记录摘选,师=大千老师。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解心结,去心中疑惑。

     心有多明亮,你的境界就有多明亮。

     所以人不能太藏私,有私即暗,天理昭昭,光明心得之。

     大家学医悟道,要有公心,大心,慈悲之心。

     钱者养命之源,不可无,但不可陷。(大千老师)

     师:对了,伤寒论还有一个注本可以看,《伤寒贯珠集》。

     ▋生:“老师是那种让他自己说而无话可说,你要问却怎么也问不倒的那种人。”——师:你太聪明了。

     师:大家顺自然之势而为,不汲于好,也不恶于恶。一切淡中来,淡中去。

     师:主要看气象。眯着眼睛看,把物体虚化,虚成一团气。比如当你站在十字路口边,把眼睛的聚焦散开,脑子的重点放在眼前移动的物体上,这就是整体观。多努力吧,多看浮云,炊烟,流水。难道这不是参禅吗?打坐的时候,安安静静的,你这个国王,给你的臣民放放假。散其形体,绌其用心。事物本来如此。(延伸阅读:《大千老师谈静坐(二)》)

     师:人身一团氤氲缭绕的正气,神机变化不歇,这个不研究,研究什么?所以一再让大家看《悟真篇》,《修道真言》,用意就在于此。

     ▋生:“老师是否觉得,模型也是死的,会落入窠臼?”

     师:当然了,模型终究是模型,不是道。理论基础要建立在阴阳和气上。不可偏,不可执,不可狂,不可乱。还要知道,神是可以改变气的,气是可以限制神的。这就像,你住在家里,可以支配这个家,你要没家了呢,你哪去了?

     师:跃然于世俗之上,混然于世俗之中。翩然一骑日边来。学道要早,悟道宜迟。人到中年,杂事多,心可能静不下来了。早早知道路怎么走,但需要一生的经验去走通。悟道如治病,需要渐悟。

     师:人长肿瘤,和树长瘤道理是一样的。有带瘤的大树长几百年了,不也活的好好的吗?正不退,邪不进。这是一定之理。正要是退,这个邪不找你,那个邪也会找你的。有些病,自己没有能力,还是需要外力干涉一下的。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会干涉呢?大部分的医疗干预都是在帮倒忙。消炎药,偶尔用一些是可以的。西医也有可取的地方,也是一种治疗手段,但不能滥用。

     我们学道,就是要不断去掉人为的,恢复到自然而然的状态中。自然而然的,病就会愈,气血就去攻病。病不会愈,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没有做到自然而然。饭好吃,不好吃,热了,凉了,都不是问题,但不能一天没有饭。气机能不能转起来最重要了。大家治病,首要的就是调这个气机,气机一动,百病消。什么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而补,实而泻,都不是根本。如:肚里长个瘤,是实,能泻吗?嗜欲无穷肾虚症,能补吗?都是杯水车薪,或是缘木求鱼。学道学医唯真气是务,顺其自然,顺势触动气机。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未完待续)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