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精选
2016/2/15 德明中医

    

     德明中医精选

     「2016年2月第一期」

     春三月,广步于庭,被发缓行

     春天是这样的,广步于庭,被发缓行,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时候我们要在庭院当中来回踱步,并且要把头发散开。大家不要小瞧这一个步字,因为人的阳气从足生,生机从足下起,所以这时候,我们要经常运动我们的腿脚,使阳气从足下起,所以叫广步于庭。就像你说是这个运动,那个运动,它叫广步于庭,广当阔讲,步当足讲,阔足,在庭院的当中,使阳气生长出来。你看古人用字非常精微,它没举别的例子,广步,广字广阔,是足的运动的一个态势的描述。因为原先冬天我们气机闭藏,到了春天,要通过使你的足加快运动使阳气升腾起来。

     这个我们原先讲过啊,人衰老,从足下衰,那么长阳气也从足下长。很多现代人啊,步履蹒跚,到40、50岁走路打晃,那么你要小心了,你身体的气机出了大问题。上次跟大家说,儿女孝敬父母,一定不要让父母坐轮椅,很多买一个高级轮椅,摔不倒了,推着走,什么景都能逛。那么我跟大家说,这个大错特错。因为老人啊,一定要腿脚灵便,不灵便也要使腿脚时常运动。如果一旦不运动,气机凝滞,足部的气机凝滞啊,使周身迅速衰弱下去。所以说,劝大家经常经常漫步,漫步的好处非常多嘛,有专门的文章,漫步使周身气血通畅,气机都是从足部升起的。所以说我们看到《周易》的复卦,地雷复,或者叫震卦,阳气震于下,震者足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足。

     “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什么叫被呢?就是披发,把头发散开。古人不剃头发,都盘结起来,拿一个簪子插上,这时候要把头发披散开来,被发缓行,缓行是指周身放松下来,不要那么闭藏了嘛,缓达以使气生,披发由原来卷缩的状态,使整个头发条达开。这就像种子的小芽,蜷缩在两个子叶当中,遇时而发,伸展开来,不断地向外生长。那么这个也是应了头发,你把它散开,使你的气机升达。从这儿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对气机造成影响,头发盘结使气曲,头发散开使气散,那么披发缓行,就是使形体和缓舒畅,使生机顺畅条达地生发生长。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那么这个四时也好,阴阳也好,无非在说气的运化规律。“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应该怎么做,夏天应该怎么做,秋冬应该怎么做。什么叫做养阳呢?其实这个养阳养阴不是这个阴阳,只是个代表,是代表气机的状态。气机春夏应该升达,秋冬应该收藏,那么也就告诉你春夏应该顺应气机的升达之气,秋冬应该顺从收藏之势,而不是春天养阳气,秋天养阴气,这个跟大家说明一下。春天气机升达的时候,阴气阳气俱升达。秋天收引的时候,阳气阴气俱收引,这个没有说是独立的。

     很多人讲过春天要养阳气,秋天要养阴气,但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随阳,阳随阴,阳气往则阴气随,阴气往则阳气随。这我跟大家纠正一下,春夏顺应气机的升达,秋冬顺应气机的收藏,并非是说春天养阳气,秋天养阴气。如果强说春天养阳气,秋天养阴气也能说通,这里阴阳的本意是什么呢?升达就是阳,收引就是阴,所以说养阳要顺应升达,养阴要顺应收引。

     “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个根就是根本之道,要顺从这种根本之道,升起来则随之,气开则我开之,气收则我收之,也就是前面讲的春夏秋冬要怎么做。什么叫沉浮啊?气开则沉,气收则浮,我们也应该一起效仿。“故阴阳四时者”,因为阴阳四时万物之终始,什么叫终始呢?阴阳相随,开合升降互为终始,那么万物的终始也是开合升降的终始,阴阳四时也就是气机升降开合的典型代表。“死生之本”,或生或死都在这个升降开合当中。

     ●延伸阅读:《浮者阳也,沉者阴也》

     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因为几个原因,大家记住,凡是慢性病,病人如果没有一个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对你很信任的态度,这样慢性病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二个,病人适当调适他的生活方式和心情,然后才是用药对症,并且药材的质量要有保证;最后一点,你要经常跟病人沟通,双方交流不能是很别扭。从以上几点呢,你才能对慢性病有七分的把握,剩下三分还要靠机缘、天时、地利,各方面的原因共同协和。所以现在扔给中医的慢性病,尤其生活方式、心情上的疾病,效果很难保证。那么西医呢,咱们就不说西医治疗方式了,就说一个上岁数的老年人的慢性病,这么多年了,根深蒂固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先的一些伤害能缓解,减少疼痛就很不容易了,然后在更多机缘的前提下,才能把这个病进一步能够缓解,以致进一步治愈。

     比如你看这个老太太,如果用通经脉的药,这个就不对了,很简单,老人一见面,看相,神态,神情,看步伐,典型是一个中气不足,气血亏虚,又有点忧愁的面相。凡是通经脉的药都耗气血,这个跟大家说一下,通经脉的药必须在后面,在补气血药的前提下通经脉,七分补三分通,这个是我们治病开方用药的原则,不管是份量上还是功用上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这个千万不要反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补气补血的药、补阴补阳、补液的药要占到七分,要跟得上,在这个基础上再稍微佐一些通经脉的药,尤其这些慢性病患者,这样你才慢慢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辛以润之」的误区前两天有个同学还说了,《内经》上不是有句话吗?“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要用辛药去润这个燥,从而产生一个理论,这个燥当然是阴虚啊,阴虚用阳药去滋阴,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这个有点扯淡了。他们的意思是通过辛药,辣药,姜、桂、附,去把经脉打开,气血流过去就润之了,燥就解了。很多医派的人他都这样认为啊,都认为把经脉打通了,该润的润,该调的调了。这个观点迷惑了很多人。在这里跟大家强调下,这个理论是有很大问题的。阳病辛甘发散姜桂附,阴病也辛甘发散姜桂附,只要气脉打通了,都打开了,人就好了,路都修通了,粮食搬运过了,所有的饥饿问题都缓解了,不通的地方也通了,淤积的地方也散开了,不足的地方也补上了,这听上去很好。但是用药可有问题,你一路拿炸药炸过去嘛?你觉得姜桂附就能把脉通开吗?你以为你这是在炸山洞呢。辛以散之,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这个辛代表调散的劲儿,不是姜桂附这个辛燥这个药,大家要理解清楚,那个调散的劲儿把各个经脉通了,不足的地方得到补充,淤积的地方得到了疏导,这个是对的。但是不要偷梁换柱,以为姜桂附就能通开经脉,姜桂附通不开经脉。很多经脉不能靠姜桂附能通开的,也就是说,你拿炸药包去占领世界一样,怎么可能呢?

     就像把这个附子当阳药一样,人是阳虚,把阳虚的阳和附子画等号了,人是纯阳之体,阴邪灭掉,人就没有问题了。这个阴阳是另外一个层次。怎么能跟附子这个辛辣的毒药画等号呢,难道人的这个原意就是附子这个毒药吗?拿附子这个毒药强通经脉,经脉就能开吗?拿气学的理论一解释就清楚了,很可笑嘛。拿附子通经脉根本就通不动,那只能不断地耗气,进一步地伤津液,伤气血,伤元气,伤本。附子是回阳救逆,不是补阳药,不要搞错。危急时候,经脉突然闭住,又是浅层次的,拿附子轰一下是可以的,像堰塞湖一样,形成坝体,拿炸药炸开,是可以的。但是难道我们的经济建设拿炸药能炸开吗?贫穷能拿炸药炸开嘛?简直是偷梁换柱啊。所以说辛以散之,辛以润之,这个辛是自然的调散开达的力量。这种力量必须是顺同自然规律的,这样经脉开了之后,气机流动起来,不足的得到补充,淤积的得到疏散。不是我们理解的辛燥的药润之,辛燥的药怎么可以润呢?这样的一个问题跟大家纠正下,不要被某些阴阳理论所迷惑。在这里再说一次,凡是张嘴闭嘴阴阳五行的,十二经脉的,他的学识要打一个问号。

     [德明直播间]系列之画画大千老师:做画要一气呵成

     不要关注画的形

     要用心的感觉去做画

     即,不要被形拖累你的感觉

     感觉到哪,笔就到哪,不要管像不像

     当你把自己的灵性自由的贯入你的画时,你就自由了

     如此触类旁通,一切艺术都如此。

     试试吧,以神驭画

     总有看某个画家,疯狂作画,画了不好,拿脚跺

     这些都入魔了

     作画应该像在海中游

     自由,安详,轻安,放松。

     (注:12月19日德明会员群群聊记录整理)

     [德明直播间]系列之唱歌也是修炼大千老师:唱歌也是修炼

     放松,用最少最自然有劲去唱,体会轻重缓急

     然后,不断以这种方式让声音逐渐大起来,大的过程,不要紧,气道要通畅,人要放松。

     记住唱的过程,气机要保持稳定

     千万不要提气,也不要喊,用丹田鼓荡发声,喉部完全放松。

     唱歌的真谛就是在练习真气

     当这股气在全身通达共鸣时,就是三腔共鸣了

     可以通达百脉,益精神

     如果这种放松的方式,你觉得哪别扭,那是你气脉有问题。

     气应该在中軕线中鼓荡

     唱歌的也讲气从丹田中出,所以他们也是在修

     唱得洪亮,不累的,无不是从丹田发声

     会唱歌的,每天一首,比你打一趟太极还养生。

     (注:据1月23日德明会员群聊天记录整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