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声,振开气脉
2016/3/28 德明中医

     2016.03.12德明中医群

     自然发声,振开气脉

     ﹀

     ﹀

     ﹀

     大千老师:谁来唱首歌,大千老师要教你们声乐了,告诉你们如何唱出天籁之音。现在的歌手都弱爆了,你们听过天音吗?听过的,一辈子也忘不了,好听得难以形容。

     生:欢迎老师来一首。

     师:本宝宝当然不轻易唱,我是来教你们的。先讲点声音的知识,声音是六触之一,也是可以成道的途径之一,所以练习唱歌、发声,也是一种修练。一般人发声,只会用嗓子,发出的声音也没有什么穿透力,更没有多少力量和后劲。而会发声的,不用嗓子,而是用全身,发出的声音以全身起振动,声音也大得不得了,后劲圆足,如狮子吼,声振广宇。身内,百脉皆振;身外,风起水荡。这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你们刚才唱的,只能算蚊子唱法。

     生:怎么样才能振动全身呢?是不是得有一定程度的修为?

     师:好,现在教大家,没发现本宝宝好慷慨啊。请你们起立,站直桩,腿微弯曲,上身自然放松。

     生:站直桩就是站直吧?

     师:对。全身放松,嗓子放松,嘴巴放松,唱一句看看。哪也不用力,唱时,以最小的力发声,同时注意发声的部位继续放松,同时全身全部放松。不能有一点去使劲唱的,不要调一点气上来唱,切记。把气都松落下去,这时候,你再发音,好像这个声是坐在一个气上发出来的,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牵强,同时,要尽量把胸放松开。千纸,你声太细,要向下有一股穿透力,现在还浮着呢,声音要通到小腹。你的问题是下面脉不开,中焦也不通,要都打开。

     生:老师,我气虚的厉害,你知道的。

     师:如果上焦不开,在音上就自然地扬不了,你们就每天这样练。

     生:我完全不会唱了。

     师:都不开,如果放松了唱不出来,你就是不通得厉害。每天自然发声,把气脉慢慢就振开了,人也会通透。五音不全,是气扭着。小丸子是有点扯嗓子了,说了,不要调气上来唱。气落下去,自然发声。唱歌如落雨,懂吗?你们一个比一个浮,都浮在嘴皮上了,下面全不通了。

     生:那样唱有点胸闷。

     师:胸闷就对了,自然的状态下,其实可以唱得很舒服,如果你胸闷,就是有问题。一般人,撑着唱,这是不对的,又累,又不自然。

     生:老师这是不是和气血多少也有关系,我感觉我气血足的时候,气沉下去声音就能出的很长,有几天运动过了就明显感觉不如以前。

     师:是的,唱歌,气要足。所以你们一张嘴,我就知道你们身体状态。这就是中医四诊的闻诊。扭不过来,就是有个脉扭了,我听歌会去捕捉你们不自然的地方,那就是病。

     师:教大家几个识音看病的招,音浮飘者,肾不足;沉郁者,心不开;声抑者,肝不举;粗糙者,脾不濡;低怯者,心虚而多不足;气不接者,气不足;声细者,脉不开;你们琢磨吧。声要沉到小腹,鼓荡到头。通天彻地,好一个声音。(延伸阅读:《中医如何听声音识人》)

     生:老师,如果声音高亢,听得人感觉耳朵不舒服,是不是肝的问题?

     师:是肝的问题,太亢了。这样学中医好玩吗?

     生:老师,有次听到寺庙早课唱的香赞,那声音真是余音缭绕,好听的不得了。这是什么缘故?

     师:嗯,好的声音听得都舒服。听小孩的声音就知道大了做什么,听小孩的哭声也一样。如果哭声和缓,悠扬,有底气,即好。若嘶鸣,干粗,不接续,即差。说话要稳而有根,所以,周易里讲,见机而动。任何一动,都有象,有象必有应。所以任何一点跟你有关系的,都可以预测你。

     师:记着,发声要往回发,即往里,往下发。里面实了,自然往外扬,不是你硬要往外扬。你们就把气怼下去,声音平顺悠长地出去,叫拉直。你们唱歌都拉不直音,肝郁。你们先照我说的练练,找找感觉,今天就小试一下吧,记住要点。以最放松的姿势唱,唱歌要往里往下唱,这样才能开脉。如果你都扬出去,声音就跑出去不开脉了,ok?

     生:老師,唱得發熱是不是就鍛煉身體了?

     师:是的。还有,要守中线唱。声音是自然在身体里回响的,你千万别去挤它,不然发出的声音就会吓着宝宝们。不要太刻意,把声道放松,自然发声。不要自己硬拐那个音,每次你要拐音的时候,都要完全放松地拐。唱歌唱好了,是全身无比的放松,和自由。到那个时候,以神领音,唱啥有啥。

     生:忽然明白了,聲音在體內可開脈,浮出去就沒這效果了。

     师:总算聪明了一回。疑难杂症,声音可疗,明白了吗,众肉鸡们?以声注下丹田,可以令丹田常暖。

     2016年德明中医聊天记录整理

     2月19日 场面宏大的肉鸡三部曲

     3月10日 人要坚定地活出自己

     3月11日 悟道则乐,违道就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德明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