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掌握烹调手法 留住营养
2015/11/9 数字健康网
↑点击上方“数字健康网”关注我们
自古到今,无数能人巧匠为此使尽了十八般武艺,研究出了生吃、煮、蒸、炒、烤、炸等各种方式,现代以来,还发明了微波、压力锅等新的烹调方式。但是不同的食材采用不同的方式烹调出来的营养价值又各有差异。
如何选择最佳的烹饪方式才能锁住更多的营养,你又知道吗?>>>>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各种食材的是最佳烹调方法。
1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调
米类加工前的淘洗就可损失较多营养素,根据实验,大米经一般淘洗vitB1的损失率可达40% 至60% ,vitB2和尼克酸可损失23% 至25% ,洗的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损失越多。所以淘米时要根据米的清洁程度适当洗,不要用流水冲洗,不要用热水烫,更不要用力搓。
米类以蒸煮比较好,吃捞饭丢弃米汤的方法营养素损失最多,除vitB1、vitB2和尼克酸可损失50% 、67% 、76% 外,还可失掉部分矿物质。
面粉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蒸、煮、炸、烙、烤等,制作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程度也不同。一般蒸馒头、包子、烙饼时营养素损失较少;煮面条、饺子等大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可损失49% )、维生素B2(可损失57% )和尼克酸(可损失22% )可随面汤丢弃。所以煮面条、饺子的汤尽量喝了;炸制的面食如油饼等可使一些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所以要少吃。
2蔬菜的合理烹调
蔬菜是我国人民膳食中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浸泡可使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族损失,在切菜过程中也可损失部分维生素C。所以洗菜时要用流水冲洗,不可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要先洗后切,不要切得太碎,吃菜时要连汤一起吃;做汤或焯菜时要等水开了再把菜放入,且不要过分的挤去水分;蔬菜要现做现吃,切忌反复加热。
3肉类的合理烹调
一般来说,肉类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烹调时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的损失最多,高达60-65% ;蒸和油炸损失为45% ;快炒亦损失13% 。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为87% ;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 ;快炒肉丝仅损失20% 。
避免维生素的流失需注意:
1.清洗各类原料,均应用冷水,清洗时间要短,不能浸泡或长时间搓洗。
2.要遵守先洗后切的原则,先切后洗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
3.在饭菜质量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原料尽量切得细小一些,以缩短加热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保存。
4.原料尽量做到现切现炒、现做现吃,避免较长时间的保温或多次加热,可减少维生素的氧化损失。
5.在焯菜、做面食时尽量不加碱或碱性物料,这样可避免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大量损失。
6.在口味允许的前提下可多加醋,这样便于保护维生素,促使钙质吸收。
7.鲜嫩原料提倡旺火快速烹调,缩短原料在锅中停留的时间,这样能有效地减少营养素受热被破坏。


怎么样才能每天收到这种好文章?很简单,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就可以了。

微信号:SZ-JKB
长按三秒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数字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