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误区,了解本质,老年人应回归食疗本位
2016/6/14 健康说事

    

     “食疗”走红,造就了几个以食疗而著称的“大师”,但惋惜的是,许多中老年人由于对食疗认识上存在误区,遇到了许多麻烦,乃至付出了很大价值。

    

     中老年人食疗误区1:药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食物性质平和,其中含药性成分少,所以才可以作为食物日常食用。如果一种食品吃几天就让中老年感觉血脂、血压显着变化,这种东西能长年累月吃吗?事实上,越是“效用”显着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对待,不能过量,不能吃错了体质。所谓饮食养生改进体质,一般都是长时间食用才会显着见效,不会是三两天就有显着作用。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中老年人食疗误区2:只需是食疗就安全无毒

     许多人热衷于“食疗”,就是由于觉得食物安全,心理上好接受。本来,那些所谓“药食两用”的食物之所以有医治作用,正是由于其中富含较多的药效成分。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只需其中的药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这就是毒理学的基本原则:剂量决议毒性。

     比方,中老年人天天喝2两绿豆煮的汤归于正常食物;但喝3斤绿豆煮的水,就变成了药物。由于是正常浓度的15倍。又比方说,烟酸和烟酰胺本来是一种B族维生素,正常中老年人天天吃十几个毫克,但如果作为控制血脂的医治药物,数量须是膳食正常量的几十倍。这时候它就有碉显的副作用了。即便是水,喝得过多都会导致死亡,更不要说富含茄碱(就是土豆发芽时发生的那种毒素)的生茄子。所以说,只需是食疗就安全无毒的说法,并不可以成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说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