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爱乐”| 视觉也巅峰!
2015/2/25 哲学园

     今天,全球范围的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德国当年的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德国人严谨但不拘谨,德国艺术更是如此。看看下面几组“柏林爱乐”海报,天马行空的创意想象,让人叹服。

     先和小编搭乘乐器交通工具

     进行一场音乐之旅吧

    

    

    

    

    

    

     其实,小编最喜欢的还是下面这套

    

    


    

    

    

    

    

     用微距拍摄的乐器内部,配合着巧妙布局的射入光线,仿佛置身于宏伟建筑内部,沐浴在圣光之下,想象耳畔的音乐应该就是天籁。

     这样算不上恶搞,只是调戏吧?

    

     啃鸡腿的舒伯特

    

     刷牙的莫扎特

    

     烫头发的海顿

    

     刮胡子的贝多芬

    

     刷盘子的巴赫

     生活化的场景,让五位古典音乐大师走下圣坛,多了几分亲和力,高雅音乐也不一定是要高高在上的。

     跟我一起来“Rock”吧!

    

    

    

     这组用乐器细节组件密集复制的动物肖像,充满着浓浓的朋克味,谁说古典就不能“Rock”?

     重口味之后来点小清新

    

     闻声起舞的蛇,落英缤纷的树,四散飘零的蒲公英,惊涛拍岸的海浪,都由一串串的音符构成,似乎时而婉转,时而激昂。

    

     聊完德国人的不拘谨,我们回过头来聊聊德国人的严谨。同样是设计,德国人在做LOGO和VI的时候则表现出了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还是以“柏林爱乐”为例(小编今天怎么跟“柏林爱乐”纠缠上了啊):

     “柏林爱乐”的LOGO是这样的……

    

     LOGO的造型有何而来?

     我们来看看“柏林爱乐乐团”演出场所“柏林爱乐厅”的建筑内部。

    

     没看明白?好吧,给你看结构草图。

    

    

     现在明白了吗?所以……

    

    

     德国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旧的VI似乎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因此,德国人决定给它点颜色。可是什么颜色好呢?

    

     LOGO的形制依照了建筑的内部结构,那么logo的颜色看看是否可以和建筑外观联系起来?如此看来,黄色应该是不二之选。于是……

    

     看起来好像有那么点意思。

    

    

    

    

    

     这些只是线下的印刷品,不是说了因为互联网需要而发生的改变吗?别急,来了……

    

     “柏林爱乐”官网(小编自己截的屏,请无视Chrome吧)

    

     “柏林爱乐”数字音乐厅的Windows客户端

    

     “柏林爱乐”数字音乐厅的手机App

     好了,这个帖子从海报开始,也从海报结束吧!我们来看看新的VI体系下的海报格式。

    

    

    

    

    

    

    

     等等……还不能结束

     讲了半天“柏林爱乐”的设计,还没讲“柏林爱乐”呢!长话短说了,只说二句:

     柏林爱乐乐团:世界上最顶尖的乐团

     柏林爱乐厅:世界上最顶级的音乐厅

    

     如果有机会去德国,一定记得去“柏林爱乐厅”听一场“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

    

     地址:Herbert-von-Karajan-Stra?e 1, 10785 Berlin

     电话:+4930254880

     编辑 / jun

     素材来源于网络 鸣谢艺术家创作

     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

     转自 artvoi

     鸣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