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有一种悲哀,叫霸气崇拜
2015/12/31 哲学园

     《老炮儿》:有一种悲哀,叫霸气崇拜

     《老炮儿》最近确实火,朋友圈有各种影评,我自己觉得所谓影评,就是要对电影过度解读,否则,那就成了替导演喊话。不过,在对《老炮儿》的评论声音里,有一种出乎我的意料,有网友对六爷儿身上的“霸气”拍手称赞,说这才是血性男儿,男人味儿,我猜他们恨不得跟六爷喝两杯。

     在我看来,所谓六爷的霸气,只是一身江湖气而已,有什么可夸耀的呢?年轻时,他是一个打架斗殴的小混混,他坐牢,亏欠妻子,没有尽到管教儿子的义务,老年后,他是一个落寞失败的老混混,儿子不搭理他,他晃晃悠悠找存在感,没事摁倒自己的好友雪姨,就想耍流氓。试问,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何以能让人们觉得他霸气,有男人味儿呢?

     大概是从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起,“霸气”这个词开始进入网络流行语行列,紧接着郭德纲在相声里臆造了“霸气侧漏”,进一步推波助澜。久而久之,人们似乎已经将“霸气”当成一种荣耀的冠冕,在“太棒了,碉堡了”都不足以表达对某人的崇敬之情时,就会憋足了劲儿说出“霸气!”,在说出这个词的一瞬间,除了给他人赋予极大的赞美外,就连说这句话的人,都显得有霸气的味道了。

     但是,当我们深思霸气这个词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霸气?

     老六的一生,都活在青春期里,活在武侠小说里,讲哥们义气、崇尚暴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他的价值观还停留在古时候,他是《三国演义》里的人,刘关张结义,一辈子给自己绑定几个死党,他是《水浒传》里的人,到最终要被朝天招安。老六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他活到五十多岁,被自己的儿子狠狠的打脸,但是,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他认为自己好仁义,自己懂规矩,他教训没礼貌的年轻人,教训没规矩的小偷,教训没分寸的城管,在自己的圈子里,他是“炮爷”,有权柄明辨是非,惩强扶弱,他怎么会错呢?他是有些朴素的道德正义感,但远远不值得夸耀,江湖老大再怎么霸气,也不能充当警察,这就像敌后抗日根据地,再怎么吹牛,也打不死几个鬼子。

     最初对霸气这个词有印象,是从《史记》开始,看到秦始皇的巡游队伍,沛县泗水亭长刘邦感慨道“到丈夫当如是也!”,而年少就有大志要“学万人敌”的项羽,则语出惊人:“彼可取而代也!”。前者是羡慕,后者是觊觎,前者是流氓地皮的崇拜,后者是妄图称霸的僭越,相比之下,生为楚国贵胄之后,项羽可谓“霸气侧漏”,不服不行。然而,这种真正的霸气是恐怖的,毛骨悚然。

     话说秦二世三年十月,刘邦抢先一步攻取关中,他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退出咸阳城,还军霸上;接着项羽来了,他怒杀子婴,火烧秦宫,屠城咸阳……原来,霸气是要杀人流血的,项羽曾经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而且他每攻一座城池,就会屠城,史书记载四个字“城无遗类”,意思是杀的一个人也不剩,想来连老人、妇女、孩子也不能幸免。在楚霸王这里,霸气就是生灵涂炭,鲜血淋漓,最终他轻飘飘说了一句“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霸气用来杀人,也要拿来炫耀。

     再说到老六,老六的霸气要小得多,霸气需要真理在握,睥睨天下的姿态,这个项羽有,他是楚王之后,代表贵族诛暴秦,老六也有,他是老炮儿遗老,代表规矩、仁义教训人;霸气需要心狠手辣,手握权力,这个项羽有,他有江东父老鼎力支持的贵族骑兵,战无不胜,六爷也有,他有四九城从小玩到大的老哥们儿,随叫随到。他们很像,但是六爷生不逢时,势力太弱小,老哥们儿不是军队,否则,以六爷的霸气,就可能替天行道,杀人如麻。

     任不寐牧师在《灾变论》里,将中国人的国民性归结为“灾民理性”,概括为权力恐惧、敌人意识、力量崇拜、狡猾崇拜。大意是说,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包括人为灾难和自然灾害,这导致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异常艰难,所以活着本身就成为了奋斗目标,一切物质的、思想的资源,都变成让人们好好活下去的工具。“灾民理性”让人们习惯狼狈为奸,各取所需,也让人们习惯制造敌人,争抢地盘。灾民理性培育出来的人,喜欢搞小团体主义、崇尚暴力解决问题、喜欢占领道德高地、非黑即白等等。中国人这种精神特质,是产生霸气人物的肥美土壤,人们要活下去,要活得好,当然寻求依附有霸气的人物,以换取自己的益处,而这正好是专制产生的基石,有人愿意做马仔,自然会有人愿意做黑帮老大,顺理成章,大家欢欢喜喜。

     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崇尚霸气的人,所以,中国盛产地痞流氓、盛产一方霸主,当然,也就盛产独霸天下的人物。最大的霸气就是真理在握、暴力在握、大权在握;最大的霸气就是身兼先知、君王、祭司;最大的霸气就是党军政一把手。这样的霸气,我们需要吗?不客气的说,崇尚霸气的人,就是贱骨头、就是奴才,奴才的用处就是显出主人的霸气来,这是何等的悲哀。我始终认为,真正自由的人,始终会不亢不卑,除了上帝,他谁也不会崇拜!

     我见过两首非常霸气的诗,一首叫《咏蛙》,一首叫《不第后赋菊》,寥寥数语,尽显霸气,读来让人毛骨悚然,分享给大家: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后,大家猜猜以上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

     2015.12.3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