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的“秘题”并非无解
2016/5/27 哲学园

     乔姆斯基的“秘题”并非无解

     孙 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到《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面世时,基本形成了所谓的“标准理论”。在此期间,乔姆斯基还梳理了自己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于1965年推出了《笛卡尔语言学》,阐述了以笛卡尔、洪堡特等为代表的17、18世纪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对其产生了影响。

     语言的内在观是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基石。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受到了蒯因等行为主义、外在主义学者的批评。这些批评的基调内在理念难以证实,研究方法也不符合自然主义规范。蒯因认为,同样的语言事实可以支撑多个语法理论,乔姆斯基武断地认定其中某个语法为内在语法,使其蒙上神秘的面纱。纳尔逊·古德曼对乔姆斯基提出的内在理念尤其反感,认为这些理念即不等同于符号的运用,也不等同于倾向、结构特征或者行为方式。

     面对诸多质疑,乔姆斯基1974年完成的《人类语言研究中的问题与秘题》一文提出,“大致区分语言和心灵研究中的两类议题——那些看起来能够用我们所合理理解的途径和概念来探索的议题,我称之为‘问题’;而一些自形成之日起直至当今都令人费解的议题,我称之为‘秘题’(mystery)”。

     人在经验的基础上怎样构建认知结构,尤其是在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 习得这些结构的基础是什么?这些结构是怎样发展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人类语言存在一个初始状态和一个稳定状态。婴儿诞生时即具有初始状态。初始状态在和经验、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状态,即成人所拥有的成熟语言。研究两种状态的生物学基础属于“问题”。这些研究包括普遍语法、语言习得等方面的课题。另一方面,人怎样使用这些认知结构?怎样选择、实施言语行为?乔姆斯基认为这些属于语言的使用,具有“创造性”。此类话题属于“秘题”,人都难以知晓其答案。

     乔姆斯基撰写《人类语言研究中的问题与秘题》的主要目的是反驳蒯因、纳尔逊·古德曼等学者的指责,因而在简要区分“问题”和“秘题”之后,大量篇幅用于“问题”,从而为生成语法的研究方法辩护。乔姆斯基认为,自己在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中严格遵循经验的、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语言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我们可以把大脑内部的语法(人脑认知结构的一种)看作研究的客体,虽然不能直接观察,我们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情况,先形成关于语法的初步假设,然后用新的语言事实去检验、修正这些初步假设,如此反复,最终会得到一部内在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是生物学的组成部分,这套程序和其他自然科学如物理学的研究程序并无区别。蒯因等人固然可以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但是他们在语言研究问题上排斥生成语法所采取的同样的研究程序,如此厚此薄彼,所持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论上的二元主义。

     尽管此时的乔姆斯基并未对“问题”和“秘题”浓墨重彩,这个两分法却引起了一位心灵哲学家柯林·麦金的注意。麦金自称其理论深受乔姆斯基的启发,其代表作《哲学问题:探究的边界》在撰写过程中多次受到乔姆斯基的鼓励,乔姆斯基甚至通读了书稿的清样。麦金的主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本体论上的自然主义,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自然特征。二是认识论上的非还原主义,即我们无法用物质的范畴去解释意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神秘主义和传统的神秘主义的不同:新神秘主义是科学主义的信奉者,承认意识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但是认为科学不能解释意识。乔姆斯基则被认作这股思潮的始作俑者。

     随着新神秘主义在1980、1990年代影响的日益扩大,乔姆斯基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心灵研究的新前沿》《自然之迷:潜藏得有多深?》等著作中反复阐述自己的观点,多次谈及自己的“问题”、“秘题”两分法。在新近出版的《我们是何种生物?》中,乔姆斯基坚定地认为,尽管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但是笛卡尔提出的语言的创造性始终没有得到解释,而且有可能成为人类智力无法破解的终极之谜。乔姆斯基的神秘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1970年代《人类语言研究中的问题与秘题》初步拟定“问题”和“谜题”的时候,乔姆斯基觉得问题和秘题属于人的主观判断,不是绝对的。在别人看来是神秘、矛盾或者混沌的东西,在乔姆斯基看来则是明晰的、易懂的;反之亦然。后来,乔姆斯基目睹了新神秘主义的兴盛过程,在著述中多次引用麦金、杰瑞·福多、托马斯·内格尔、理查德·莱旺顿等人的观点,也坚定了自己的神秘主义理念。进而在《我们是何种生物?》中明确提出对休谟和罗素“温和的怀疑主义”的认同,对“新神秘主义者”这个称谓已表示欣然接受。

     另外,乔姆斯基秘题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其早期论著中,秘题主要指语言常规使用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而在《语言与心灵研究的新前沿》中,除了语言的创造性以外,受新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语言的意向性、自由意志、意识、人类认知能力的进化等也被列入秘题的名下。

     和麦金、内格尔不同的是,乔姆斯基的神秘主义思想不是来自严格的逻辑论证,而是来自于所谓的“自明之理”。乔姆斯基认为,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是基因所决定的。基因让老鼠可以走心理学实验中常见的放射迷宫,但是不能走质数迷宫,因为老鼠不懂数论,不知何为质数和合数。同理,我们的认知能力也是有边界的。

     乔姆斯基对认知边界的论述在逻辑上是站得住脚的,人类的确不是全能的。但乔姆斯基观点的缺点在于对“问题”、“秘题”的划界和分类上,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家曾经认为是秘题的许多课题,现在看来都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们无法确定现在的“秘题”将永远没有答案。

     21世纪被称为认知科学的世纪,而大脑和心灵问题是认知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为止,我们虽然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科学家已认识到脑科学的重要性。那些乔姆斯基所认为的语言创造性、词汇系统乃至心灵问题,能否在相关研究中得到答案,尚无定论。因此,先把乔姆斯基的神秘主义思想放到一边,应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