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一遇的“棉裤预警”天气,如何照顾好我们宝宝?
2016/2/1 儿童健康

最近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温变冷,北方的户外寒风凌冽,待上几分钟就把人冻得直跺脚。这样的冬天如何让宝宝幸福越冬,既不会着凉生病又不用天天宅在家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冬季护理的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
1外出保暖要注意
冬季外出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一般女孩以妈妈的穿衣为标准,男孩以爸爸的穿衣为标准。根据具体天气情况,为宝宝选择不同厚度的棉服、羽绒服、防风羽绒服等外套,绒裤、毛裤、棉裤等下装,以及手套、帽子、围巾等配饰。但不要追求“包粽子”,以温度合适、行动方便为准。
无论什么季节,宝宝的贴身衣物、袜子都应该选棉、麻质地,吸汗、不刺激皮肤的衣物。过紧、过厚、化纤、表面有毛或者有绒的衣服不透气、不利于排汗,甚至还可能出现过敏的情况。

在选择衣物时要注意选择穿着方便的款式,避免给幼儿选择装饰物过多、颈部带抽绳,或者带纽扣的款式,以避免安全隐患。
雨雪天气带宝宝外出,为宝宝选择防水面、鞋桶较深的鞋子,能自如行走的宝宝最好用保暖的雨鞋。上幼儿园的宝宝,则可以在幼儿园放置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到园后可用来替换。
2室内穿戴要适宜
随着北方地区供暖的开始,冬季北方的室内相对温暖,集中供暖的用户,室内温度一般能达到20度左右,妈妈们要避免给宝宝过度穿盖,而要根据室内温度来调整宝宝穿衣。从室外进入室内时一定要注意及时脱去宝宝的外套、棉裤等,避免因为过度覆盖导致热疹或蒙被综合征等发生。
南方的宝宝如果室内没有适用空调、电暖器等取暖设备的,则需要适当的增加衣物,穿衣标准以孩子颈部温热、背部不发潮出汗为宜。因为孩子在室内总在不停的运动、玩耍,所以千万不要以老人的穿衣厚度为标准,应以爸爸妈妈的穿衣厚度为准。

居室采用自采暖或适用空调等设备取暖的父母要注意,冬季不宜将室内温度调的过高,一般以不超过24度为宜,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宝宝出入时冷热不均引发感冒。
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一般以50%左右为宜。一定湿度的空气环境,能减少病毒、细菌等的存活和传播。
3冬季洗澡有学问
冬季因为空气相对干燥,洗澡频率不要过于频繁,以一周1~2次为宜,洗浴时水温不要过高,37~40摄氏度即可,时间建议不超过15分钟。洗澡前,要使用浴霸、电暖器等取暖设备适当升高室内温度,以26~28摄氏度为宜,但注意洗澡时要将浴霸、电暖器等关闭,避免刺激幼儿眼睛或烫伤等;或选择在中午前后气温最高的时候洗澡。洗澡前应将要换洗的衣物和浴巾等准备好,以便洗澡后迅速包裹宝宝,避免着凉。

4皮肤护理要到位
1岁以内的宝宝洗澡,清水洗浴即可。年龄较大、活动多出汗多的宝宝,需使用沐浴露时,建议使用性质温和的婴幼儿沐浴露。每次沐浴后,要使用润肤露,选择补水效果好、婴幼儿专用的产品。
床上用品用定期更换,久置不用的冬衣冬被翻出来后要经过充分晾晒后再使用,避免因尘螨接触导致宝宝发生一些特应性皮炎等。

5健康饮食要做好
冬季机体散热大,适合为宝宝制作一些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膳食平衡。婴幼儿摄入奶量应足够,以弥补冬季日晒不足的钙摄入;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一天400U为宜。3岁以上宝宝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疾病预防
冬季宝宝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各种疾病导致的咳嗽、肺炎、腹泻等。对于冬季常见病,最关键的就是预防。
1不要做“宅”宝宝
不要天气一冷,就做“宅”宝宝,仍然要坚持户外活动。可以选择中午前后,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出去,哪怕活动15分钟都是好的,要让宝宝学会冷适应。冬季的耐寒锻炼十分重要,对提高宝宝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十分关键。
2保持室内环境
只要不是雾霾天气,居室一定要坚持通风换气,可以一个一个房间轮流换,15~20分钟,这样既不会整体降低室内温度,又可以疏散室内空气中的粉尘和病原微生物。室内温度不宜调的过高,避免孩子冷热不均而感冒。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母和孩子都要多喝水,坚持均衡饮食;冬季白天短、夜间长,更要培养宝宝早睡觉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家里有人感冒、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并避免接触家里的婴幼儿。
4接种疫苗不要忘
按照国家规定按时接种一类疫苗,对于可选择的、收费的二类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咨询医生后选择性接种。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 END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