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 从60岁到105岁要怎么过?
2016/6/12 钱生钱

来源:理财老娘舅(ID:lclaoniangjiu)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载非常感谢!

前段时间杨绛先生于105岁高龄去世的消息转遍了朋友圈,在大家阅读杨先生的文章语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是你一不小心活到了105岁,从退休的60岁到105岁这四十多年要怎么过呢?

就算延迟退休到65岁,那也有足足40年的时间要考虑。
考虑哪些?
吃穿用度?兴趣爱好?照料和医疗?算算每一桩都少不了钱的事。有多少人梦想过退休之后就潇潇洒洒地旅行去,却没有想过自己在步入高龄之后可能会收不抵支?
有人乐观,说到时候不都靠孩子嘛。钱姐替各位算了一下,就算晚婚晚育,各位到90岁的时候,子女也普遍50多60了,也是将近退休的老人。将心比心,各位想想自己的父母在50多60岁的时候,钱是不是更多用在子女也就是各位的身上?等着子女补贴,多少有些于心不忍。何况,从杨绛老人的例子来看,年至90还有没有子女陪伴,也是个指不定的事。
活得越久,要用的钱就越多,都靠退休工资吗?
有人算过,假设现在月薪5000元,若65岁退休,缴社保35年,退休时每月可领取3787元。在不计算通胀的情况下,看起来勉强够用,问题是当前存款利率跑不过CPI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老人会产生比壮年人更多的医疗支出也是共识。
所以,靠退休工资是肯定不够的。
那加上商业保险够不够呢?
这个取决于你多早开始投养老型保险,以及你的合同是怎么约定的。本人了解到,养老险的合同只有部分是约定可以终生领取的,剩下的有提供60岁一次性领取的,有约定可以领取20年或30年的。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也怕亏本,多半是意思意思付到你8、90岁大家就分手再见了。
不信有买过养老险的朋友回家去查查自己的保险合同。
所以,加上商业保险也不够。
那加上存款够不够呢?
我就问问大家,你们觉得,是什么让那么多老年人自掏腰包奋勇投入理财骗局的怀抱?
银行利率低啊!和实际通胀相比存款等于亏钱啊!
就是因为担心存款不够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老年人不得不把存款拿出来再作投资。
那房子呢?
那得看你到时候手上的房子房龄多少了。如果你是30岁买的房子,活到100岁它都满70年了,会不会被认定为危房都不好说。水电方面的维修恐怕少不了,到时候房子未必能产生多少收益,倒会让你稳定为它提供支出了。
说来说去,看客怒了:你不就是想说存款、商保、社保和房子都不一定靠得住吗?那我从现在开始炒股一直炒到100岁好了,不但能争取超额收益,还能活跃思维预防老年痴呆呢。
非也非也。虽然确实有高龄老股民炒股的例子,但人家也主要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兼活跃思维,基本上不是奔着收益去的。就更别说超额收益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炒股属于中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而这种程度的风险通常不推荐老年人参与。炒期货、买P2P、原始股投资同理。
适合老年人的投资有什么?
基金、定投。考虑到高风险的股基和偏股型基金还会有比较大的周期波动,所以更推荐老年人买债基或者偏债型基金。
有鉴于国内谁也没活着见证过买了或者定投了20年的基金能产生多少收益,所以目前只能听基金公司掰唬,不过算来比存款强的几率确实大不少。假设各位从40岁开始雷打不动地定投,只要基金没问题,到90岁没准价值已经比房子高了。
投资收藏品怎么样?
我觉得这一点要分开来讲:如果你本身就已经在投资某种收藏品,比如邮票或纪念币,又或者书画等艺术品,这很好,你未来的养老结构又更稳定了一点。但如果你到目前都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仅仅是为了将来要养老所以想找个品种投资一下,那你可真的要提防风险了。因为会让现在的你觉得“不错”从而入手的,很可能已经是被炒得过热的。
想想,一些投资为什么会见诸报章?不就是因为炒出了某个前所未见,将来也未必会重现的价格吗?在这种影响下进行收藏品投资,本人觉得有点像在去年5000点的时候杀入股市。
还有什么补充手段吗?
有啊,钱姐号召大家向杨绛先生学习,写作、翻译、出书,再版一次,拿一次版税。要知道,著作权是可以一直延续到著作权人去世之后50年的。也就是说,如果诸位里有谁写出了传世佳作,不但是给自己创造了一头永远产奶的奶牛,而且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可以再用50年的财富。
多好。要不要今天就开始训练下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人生必备的7张单 ,看看自己缺哪张,赶紧补上!
安全与保障,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大的需求。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财务需求和风险,从单身到成家,从养育小孩到面临养老与遗产问题,这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历程。关注保险知识,专业人士按照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和风险,指导你选择适合的保单,保障你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保险知识
bxzhishi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投资理财必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钱生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