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南京版机器战警:有超级大脑 手持“法典”
2014/10/29 央视财经
导读:看过电影《机器战警》的观众,不少都对片中那位拥有人类头脑的机器警察印象深刻,而在科技现代化的今天,科幻电影的情节,已开始走进现实。南京警方通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开发自己的“机器战警”。这款南京牌“机器战警”虽然不能像电影里的机器战警直接冲锋陷阵,但是,同样拥有一颗判罚能力强大的超级大脑。那么它有多大的本领?又是怎样计算和判罚的?
北京举行公共交通调价听证会 价格均有所上涨
28号下午,听证会如期举行,轨道交通和公交各有两套调价方案参与听证,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尽管各套方案公共交通的票价均有所上涨,但都兼顾了各方的可接受能力和公平性。
据了解,此次公交和地铁的价格调整方案各有两套。其中地铁的两套方案均采取了里程计价的方式,在方案一中:起步3公里内每人次2元;3-6公里每人次3元;6-18公里每6公里加1元;18-42公里每12公里加1元;42公里以上每18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而方案二则对起步价和加价都进行了调整:起步6公里内每人次3元;6-12公里每人次4元;12-32公里以上每10公里加1元;32公里以上每20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
据测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4.4元或4.3元,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了 2.4 元和 2.3 元。不过,对经常乘坐的人,地铁将实施最高5折的优惠,每月累计消费满100元后,超出部分享受8折优惠,满150元后,超出部分享受5折优惠;但支出累计达到400元后,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而公交调价的重点则是将现行的四种票制合并为一种票制。其中方案一提出:起步5公里内每人次1元,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取消一卡通普通卡刷卡优惠,学生卡刷卡实行5折优惠。而方案二则规定: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一卡通普通卡刷卡实行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实行2.5折优惠。
大数据告诉你地铁票价背后的故事
我们梳理了一下,北京地铁票价从刚开通时的凭介绍信购票一毛钱参观,到现在的通票2元,从中可以看到北京地铁43年的发展历程。接下来,通过一组数据来说说地铁票价背后的故事。

1971年1月15号,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单程票价一角。线路由北京站至公主坟站,全长10.7公里,单程票价被定为0.10元。1987年12月19号,北京地铁环线建成通车后,一线及环线两线地铁票分别定为2角。1991年1月1号起,北京地铁正式进入“0.5元时代”。

据介绍,票价调整后地铁年平均客流量下降了1000万人次。1996年1月1号,北京地铁开始调整地铁票价,普票从5角调到两块。地铁票价涨了3倍。这是北京第一次针对地铁运用“价格杠杆”进行调控。也是最多的一次调价。调价后,地铁客流量从1995年的5.58亿人次的历史高峰,下降至1996年的4.44亿人次。

1999年12月10号,北京地铁票价调整为3块。2003年1月9号,13号线正式贯通试运营,单程票价3元。随着北京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加大,为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北京地铁推出低票价政策,从2007年10月7号,北京地铁开始实行单一票制,不限里数、不限时间、不限换乘次数,统一票价为2元。从那时起,“两元转遍北京城”成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一大“福利”。

2元票价让北京地铁成为全国最便宜的地铁,同时也成为了最忙碌且拥挤的地铁。2014年7月以来,工作日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这相当于葡萄牙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


熙熙攘攘的乘车人流背后,是北京地铁持续地亏损运营,从2007年至今,北京市用于地铁的财政补贴总支出在950亿元左右。去年一年的运营补贴是200个亿,实际上从票款收入上的钱只有58个亿。每天运行19小时37分钟的18条北京地铁线路,已经成为这座巨型城市的交通命脉,未来这张巨大的地下交通网还会更加庞大。目前轨道交通的建设已从2007年的5条线路,142公里里程发展为2013年的17条线路,465公里里程。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到2015年,北京的地铁线路总里程将达660公里。在告别地铁“2元时代”后,乘客们希望迎接的是一个更美好的地铁时代。(来源:央视财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