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贴】新技能!冬季行车养护五大招!
2014/12/5 央视财经

     天气冷了,人要注意养生,您的爱车也得要好好养护。业内人士建议,冬季车辆的养护要注意五大细节。

    

     进入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气温较低,防冻液的选择也有窍门。冰点越低的防冻液,抗冻性能越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冻液冰点在零下15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之间,那么大家应该如何选择呢?

     汽修师傅 刘兵兵:我们建议车主在选择防冻液的时候,应该选择比当地(最低)气温低10℃以上的防冻液。

    

     此外,常见的玻璃水也有冬夏季之分,冬天不仅应该更换成冬季专用玻璃水,使用时也可以添加些酒精,达到更好的防冻效果。电瓶作为供电设备对温度十分敏感,而且在低温环境下,电容量要比常温时低,养护需要格外注意。

    

     汽修师傅 刘兵兵:建议车主尽量减少车辆用电的使用频率,使电瓶的电量得到饱和,还有就是电瓶的电极处如果有氧化的情况下,要及时清除,避免电瓶电量达不到而使发动机启动困难。

    

     另外,车主还要关注轮胎和灯光的使用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汽修师傅 刘兵兵:进入冬季的话,我们要检查轮胎,看看轮胎面有没有鼓包、裂痕、破损之处,如果有以上的情况,建议车主尽快处理。还有进入冬季了要检查不经常开的前后雾灯,因为进入冰雪天气,安全尤为重要。

     26度穿衣法则风靡 专家指出不靠谱

     最近,一条名为“26度穿衣法则”的公式,就在网上被大量转载,那么这种穿衣法则靠谱吗?

    

     所谓的“穿衣公式”,是将不同衣服的保暖性量化为摄氏度,比如厚羽绒服相当于9℃,薄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计算方法是以“最舒适温度”26℃减去当日气温,就可以算出当天体感最适宜的搭配。

     记者针对这个穿衣法则,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按这个公式穿衣服不太靠谱。那么专家是怎么看的呢?

     专家介绍,衣服材料的保温性的确可以测量出来,不过所用的单位不是摄氏度而是“克罗”。克罗值是指在温度为21℃的房间内,一个人在休息的状态下,感觉舒适时所需衣服的保温值。不过,一件或几件衣服的整体保暖性,并非各件衣服的克罗值简单加减就能得出。专家还表示,人体体表常温是36℃,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需要的保暖衣服也就不一样。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 孙慧敏:有的人比较耐寒,就不用穿特别多的衣服。还有孩子本身比较好动,你给他穿太多可能出汗,再一脱,反而容易受凉。户外运动的人,也不要穿太多的衣服,要以舒适为主。

     此外,不同衣服的组合方式会影响其保暖性,比如人们常会觉得穿两层较薄的宽松裤子,比穿一层带绒的紧身打底裤还温暖,这是因为两层衣服之间会产生空气层,能起到隔热作用,防止身体热量向外流失。此外,衣服的款式设计也会影响其保暖程度,比如,同样面料、同样宽松程度的毛衣,领口、袖口开口小的,空气更不易流通,也就相对暖和一些。(来源:央视财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