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外国大使看好中国经济的5大理由!
2014/12/10 央视财经

     2014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很多大事,除了我们自己,外国大使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的?

     德国驻华大使:中国经济放缓是暂时的 未来潜力巨大

    

     在来华之前,柯慕贤曾任德国常驻欧盟代表处参赞、德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2013年被德国总理默克尔任命为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认为,经济放缓是任何改革都需要付出的成本,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依然十分巨大。

     德国驻华大使 柯慕贤:中国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即便这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但我们相信,即便增速放缓也不会低于7%。所以中国领导人手里还是有富足的政策调整空间的。

     作为欧盟和欧元区的核心与中坚力量,德国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贸易伙伴,2013年,德中双边贸易总额为1404亿欧元,创下近年来新高。中德双边贸易总额超过了中国与英国、意大利以及法国的总和。目前,在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德国企业中,31%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另有17%的企业计划于近期将人民币纳入使用。

     德国驻华大使 柯慕贤:近期我们在许多德国企业当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德国企业对中国经济都保持乐观态度,都相信中国经济发展能够保持强劲动力。

     近期,不断发酵的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柯慕贤认为,在俄罗斯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禁止进口欧洲食品和农产品后,欧盟更加看重同中国的贸易合作。

     德国驻华大使 柯慕贤:欧盟同中国的贸易总量是欧盟同俄罗斯贸易总量的三倍。即便有乌克兰危机在持续发酵,但德国企业坚信,只要欧盟保持同中国的良好贸易关系,企业的发展机会还是很丰富的。

     南非驻华大使:中国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想合作伙伴

    

     南非总统祖马在我国访问期间,两国确立了未来5-10年的合作战略规划,签署了涉及经贸、投资、农业等领域多项的合作文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兰加正在为祖马总统的访问做着准备。2010年,南非总统祖马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兰加随后被任命为南非驻华大使。随着祖马本周结束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两国确立了未来长期的合作框架,兰加也即将卸任驻华大使一职。4年驻华经历,兰加见证了中南关系快速发展。

     南非驻华大使 兰加:南非非常重视和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公路和铁路方面,中国在公路铁路方面的实力很强。所以包括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把中国看做是非洲大陆基础设施建设的理想合作伙伴。包括高铁项目,在非洲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尽管中国与南非经贸合作起步较晚吗,但中国已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南非则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总额为651.5亿美元,同比增长8.6%。中国对南非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底,我国在南非直接投资42.8亿美元。南非成为中国推进非洲的区域互通互联,参与非洲的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窗口。

     南非驻华大使 兰加:南非正在制定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计划,主要是科技方面的项目。我们很希望能学习中国在这方面的专业和经验,来建立我们自己的十个特区。中国现在有很多可以用于投资的钱,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中国投资者来南非。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兰加大使认为,这确实会影响到以出口大宗商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的经济转型不仅对中国有利,对其他国家也是有利的。他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将更多刺激国内消费,保证可持续发展。南非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和文化关系。

     南非驻华大使:我们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态度是积极的。这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包括南部非洲的国家也需要进行相似的结构调整,我们希望把南非的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建立紧密的文化和经济关系。

     巴西驻华大使雷昂:中国将成为巴西最大投资国之一

    

     雷昂:中巴两国近十年经贸合作成绩斐然

     巴西驻华大使 雷昂:10年前,中巴双边贸易额是50到60亿美元,而现在突破了900亿美元。巴西方面来讲,我们依然向中国出口大量油,大豆,糖等,唯一一项高新技术就是飞机。一些中国航空公司使用的是巴西制造的飞机。在巴西投资的中国企业,起步比较晚,美国欧洲等企业已经在巴西发展多年,但中国的发展很快,因此数据上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劲。

     雷昂:全球经济放缓未对中巴经贸产生影响

     雷昂大使介绍说,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如今巴西已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跃升至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一直以来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也颇为活跃。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约1.25亿吨,同比增长13%,占中国铁矿石进口的17.9%。

     雷昂:高铁将成为新合作领域的重头戏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对巴西实际投资达176.4亿美元。投资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等行业。中国动车设备和技术也已经进入巴西。据了解,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里约热内卢的轻轨系统,就使用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电动车组。而巴西总统罗塞夫也曾多次表示,非常希望中国能够帮助巴西开展铁路建设。今年7月中旬,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加强铁路交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两国在高铁上的合作意向。雷昂大使坦诚,目前巴西正在开展基建现代化的重大项目,尤其是铁路建设,非常希望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

     新西兰驻华大使伍开文:中新合作高质量双赢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两个多星期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了对新西兰的正式访问,把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两国将在文化、艺术、媒体、教育等诸多领域加强合作。

     新西兰驻华大使 伍开文:这次具有标志意义的访问不仅庆祝了两国合作已取得的成就而且也发出了这样一个声音我们未来 还有更多高质量的具有创造性的全方位的双赢 。

     事实上,伍开文大使之所以有此感触,是因为上一次中新两国关系升级时,离他也并不遥远。那是2008年中新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世界上都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而那时伍开文正在新西兰外交贸易部任职司长紧接着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不到一年,伍开文就来到北京任驻华大使,打那往后的五年多时间,中新两国贸易交往迅速升温。

     新西兰驻华大使 伍开文:新西兰一般只签署高质量的自贸协定 //我们当时跟中国签订的自贸协定是一个综合的高质量的自贸协定大家都视为典范我们也对此感到自豪。

     两国签署自贸协定之前,贸易额只有80亿左右新西兰元,而现在已经是200亿新西兰元了,增长了最少2.5倍。从增长幅度来看,2013年新中双边贸易额为182亿新元,约合人民币872亿元,同比增长45.2%。去年中国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今年,中国虽然仍是全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但是速度已经放缓。伍开文认为中国成功应对了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面临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复杂挑战,但从他长期的经验来看,他对中国经济依然充满信心。

     伍开文说,目前中国也正在积极寻求外部的合作,一方面与不同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另外一方面在积极绘制“一路一带”的新丝绸之路地图。这些举动都有利于区域的互联互通,有积极意义。

     新西兰驻华大使 伍开文:坦率讲这都与相互连接有关系把亚太地区内部更好连接起来甚至把亚太和世界连接这是基本的驱动力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秘鲁大使: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将确保中国经济充满活力

    

     秘鲁大使:将于中国共同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

     两个月前,卡普纳伊大使来京正式上任,用他的话说,从那一刻起,紧张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就开始了。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刚刚从中国外交部回来,与中方就2016年秘鲁举办APEC会议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探讨。

     对于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卡普纳伊大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在会上为推动亚太自贸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2016年APEC会议的主办国,秘鲁非常希望能从中国这里分享到更多的经验,并在APEC的框架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卡普纳伊大使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经济,他认为中国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政府提出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外界普遍关注的是,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否会下调。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已逐渐释放殆尽,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困难的时期,对于这样的说法,卡普纳伊大并不认同。在他看来,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不断壮大,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市场将依然充满活力。

    

     秘鲁大使:中秘自贸区运行良好 感谢中国参与两洋铁路项目

     2010年中国秘鲁自贸协定签署之前,双边的贸易额为50亿美元。而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60亿美元,中国成为秘鲁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秘经济有着天然的互补性。秘鲁自然资源丰富,中国现在是秘鲁矿产的最大投资国,占秘鲁总矿产投资的35%。在农产品方面两国互补性也非常强,秘鲁是中国的第二大葡萄提供国,第一大芦笋提供国。今年7月在巴西金砖峰会期间,中国秘鲁和巴西的三国元首共同倡议在南美洲修建贯穿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巴西秘鲁和众多南美国家的两洋铁路,大使先生认为两洋铁路将是南美大陆最重要的工程。(来源:央视财经)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