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冬季家庭消防安全自查20条 你家及格吗?
2014/12/12 央视财经
电暖器烘烤衣物现象普遍
央视财经(记者 王兴义 杜文科)与传统的取暖设备比起来,一些新型的电取暖设备更受人们的青睐,但不断发生的事故表明,一时的疏忽,这些电器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记者通过对多处居民家中走访调查发现,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这种习惯性错误行为在居民家中普遍存在。那么,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真的会引发火灾吗?
安徽池州:民房遭火劫 电暖器烘烤衣物是祸首
2014年1月29号上午10点多发生在安徽池州一起民房火灾就是由于居民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引起的。

户主胡女士:就是我睡觉还没起来,我妈妈把那个棉袄放在取暖器把上面了,然后她自己就到三楼蹲着,最后取暖器就烧着了,就烧起来了。
火势迅速从二楼向三楼以上蔓延,瞬时间,整栋居民房被浓烟烈火吞噬,消防人员用了20多分钟才将大火扑灭。所幸没有人员被困。
河北邯郸:“小太阳”风靡小批发市场
记者在河北邯郸、云南临沧、黑龙江鸡西的一些批发市场走访调查发现,电取暖器使用也比较普遍,其中以一种较“小太阳”的电取暖器为主。

实验证明:电暖器烘烤棉织物易燃
试验人员将一个电暖器放在与沙发不到30厘米的距离。布沙发的表面很快就被烤热。棉布的燃点在130度至350度之间,被烘烤后的沙发,温度在上升到213摄氏度时着火了,整个过程只有几十分钟。电暖器的核心温度可以达到四五百度。实验结果表明,电暖器距离棉织物品过近,加上长时间烘烤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些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更不要离电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电热水袋:寒冬里的温暖“炮弹”
除了电暖器和电热毯,一种叫暖手宝的电热水袋由于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也很受欢迎。这种电热水袋里面装满了水,使用时只需要插上电源,几分钟就会变热,免去了传统热水袋反复装入热水的麻烦,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取暖工具,而就是这种方便的电热水袋却也存在隐患。

暖手宝充电爆炸 险些伤到站务员
今年11月25号上午10点,山东青岛长途汽车站乘客刘女士将电热水袋放在车站服务台充电,自己去旁边便利店买东西,没想到短短几分钟时间,正在充电的电热水袋爆炸了,还好没有伤到人。
电热水袋突然爆炸 胳膊被烫伤
而山东济南的田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3年2月17号晚上睡觉前,田女士像往常一样,给电热水袋充上了电。
田女士女儿:刚开始涨包,马上爆炸了。
电热水袋里面的液体将一旁的田女士胳膊烫伤,家人迅速将她送到医院进行检查。
田女士:确实很后怕的,崩到眼上,那不就瞎了眼啊。
热水袋取暖致灾 19岁女孩烧伤
在河北唐山就发生了一起电热水袋加热时引发的火灾,事发当时,袁奶奶19岁的外孙女用正在加热的电热水袋取暖时,突然发生爆炸,而这时,门被反锁,袁奶奶无法进去。
袁奶奶:她在屋里烤热宝,烤来烤去就烤着了。
消防人员到场后,迅速对窗户的防盗网进行破拆后进入室内救人,几分钟后,被困在家里的小女孩被找到,她已经被浓烟熏昏了。
唐山市消防支队 周航:她那个时候吸了大量的烟气已经窒息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还是确定小女孩是活着的。
女孩被救出后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救治。据医生介绍,女孩的颈部、面部和手部烧伤严重,可能会留下伤疤。
热水袋爆炸 女婴被烫伤
惨剧并没有就此终止。去年10月,四川邻水县居民李女士家里的电热水袋突然发生爆炸,她两个月大的女儿被烫伤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记者见到了受伤的女婴霖霖。霖霖的妈妈李女士告诉我们,当时她用正在充电的电热水袋烤霖霖刚尿湿的床单,突然电热水袋发生了爆炸,将霖霖的腿烫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 邱林:这个小孩(烧伤)面积不太大,但是深度比较偏深一些,以前传统热水袋都是使用的水,那么现在呢可能很多大家开始接触新型热水袋,是使用电加热的化学性热水袋,这种除了热损伤以外,它还有化学性的损伤。
医生说,霖霖部分被烫伤面积,被诊断为较深的二度烧伤,愈合时间较长,愈合后也很可能留下疤痕。
新闻提示:消费者如何挑选电热水袋

我们了解到,电热水袋有“电热丝式”和“电极式”两种,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发热体不直接和液体接触,温度也是恒定的,可以确保安全。电极式热水袋的金属头是直接接触液体的,加热时会产气体,一旦超过水袋的承受力后,就会发生爆炸,是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那么,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电热水袋时如何辨别呢?首先拿起热水袋,用手轻轻捏一下,电热丝式热水袋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弧形线圈装置,如果你捏到的是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就肯定是电极式热水袋了。劣质产品的电线铜丝较细,容易引起短路;另外,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家庭消防安全自查20条 你家及格吗?








(来源:央视财经 央视新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