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预警!我国三大流域或将发生大洪水,转给更多人?????
2016/6/29 央视财经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多轮强降雨,部分地区汛情甚至超过1998年。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当前防汛抗洪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防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说,今年我国7到8月主汛期期间,太湖、淮河部分区域可能发生大洪水,长江、松花江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大。

     国家防总:预计三大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今年南方地区先后出现20多次强降雨过程,为近5年同期最多,全国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多23%全国有22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也是近5年同期最多,有26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6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主要江河共出现23次洪水过程,洪水总量较常年偏多34%。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 刘宁:今年主汛期我国降水总体较常年偏多,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气候水文形式复杂多变,江淮,太湖等流域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中小城市洪水多发,台风强度偏强,可能深入内陆

    

     据国家防总今天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6月28号,全国已有23省(区、市)2309万人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61人、失踪31人。今年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受灾区域集中,全国灾情少于常年。

    

     这一系列极端天气的推手,是去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尽管目前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结束,但对我国未来天气的影响还将持续。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7-8月)我国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华北东南部及东北南部等地降水可能偏多,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辽河流域可能发生暴雨洪涝,应继续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长江三峡今日迎来今年最高洪峰

     受到长江上游地区强降雨影响,三峡水库再次迎来新一轮洪水。截止到今天(29日)上午8时,三峡入库流量已达到3.55万立方米每秒,刷新年内纪录

    

     记者从长江防总获悉,这一波洪水强度明显超过了上一轮,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天晚上到明天,三峡库区还将迎来大范围的暴雨天气,其中万州局地最大降水量有可能超过200毫米,防汛形势非常严峻

    

     为减小暴雨天气对此轮洪水的推波助澜作用,防止给库区造成危害,长江防总要求,三峡库区上游所有水库加大下泄,将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三峡水库今天上午的下泄流量已增至3.15万立方米每秒,基本上处于满发出库状态。记者还从长江海事部门了解到,近期三峡库区洪水接二连三来袭,且一浪高过一浪,易诱发滑坡、塌岸险情,威胁长江航运安全,因此海事部门今天再次启动洪水安全预警

    

     长江万州海事执法人员 陈捷:新一轮洪水又来临了,库区流量还在加大,有可能形成今年以来最大一次洪峰。

     同时,长江防总决定从6月28日17时起,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要求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有关省市和长江防总办各成员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气候多变未影响夏粮丰收

     接连而至的降水和汛情,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多大的影响呢?今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尽管农业气象条件出现一些阶段性不利因素,但是夏粮总产与历史上最高的去年相比,大体持平,总体上仍是一个丰收年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根据我们农业部门的预测,今年尽管农业气象条件有一些变化,但是呢夏粮总产仍然可以达到2800亿斤,总体上还是一个丰收年。

     据介绍,预计今年夏粮面积4.14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3.39亿亩,均与上年基本持平。韩长赋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夏粮能够继续保持丰收,首先得益于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安排15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外农业设施改善和科技水平稳步提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韩长赋同时指出,下半年粮食生产将受到两个不利情况的影响。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下半年有两个情况是不够有利的,一个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的影响,自然灾害可能偏重发生,一个是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价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幅由可能下降,所以我们要正视困难,更重要的是不能丝毫松懈。

     你会喜欢

     "985、211"面临取消,高校将重新洗牌?真相是...

     最新汇总!土耳其遭自杀式爆炸袭击,上百人死伤...(附逃生手册)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张宁、李天路

    

    


     紧急扩散!↓↓↓欢迎分享和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