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投的P2P是否在非法集资,看完你就明白了
2016/6/11 p2p头条
来源:界面
金融机构不是哈利波特,他不能变钱,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对借款公司做出全面的背景调查,不要轻信亲戚朋友的推荐,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损失。
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股票、草根死于互联网金融。
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当只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为需要借款的企业寻找投资人,为可以提供借款的人寻找可投资的项目,平台只是个中介,不能自己去吸收存款,扮演银行的角色。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整理一下这些和非法集资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要再被这些表面上光鲜的平台忽悠。但近几年曝光的泛亚有色金属、e租宝、中晋系等非法集资的案件多以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包装,出售产品的同时向借款人做出高息回报的承诺,其实都是不折不扣的庞氏骗局。e租宝事件和中晋系的事件仅仅间隔了3个月,依旧有很多人受骗,这两个公司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应足以引起投资人的注意,难道是我们广大的草根太健忘?
非法集资的特点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未经批准)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承诺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社会公众)

如何选择靠谱的平台
对于普通老百姓,有点小钱,觉得银行的产品收益低,想投资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时又不想进入非法集资的圈套,那么你在面对一个陌生的平台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那些宣称产品收益高又保本的,肯定是在骗人,天上不会掉馅饼。建议收益超过10%的产品就不要投了,风险比较大。
有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名称与其在工商注册的公司可能不是同一个名称,我们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网站上点击“关于我们”,获取到公司的名称,登陆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网址:http://gsxt.saic.gov.cn/)输入公司名称进行查询。

其中股东信息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需要查询股东是否是全国范围内的金融大企业、大型的互联网企业,除了这两种类型的股东,其他的不建议投资。
参照最近的一些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件,都是通过夸张的营销造势,装点门面,通常做法有:租赁豪华办公室、组建庞大的线下销售队伍、耀眼的员工激励机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名人代言。面对这样的宣传造势,请远离他们吧。
救济途径


结尾
最后必须要指出的是,人民法院通过刑事审判手段打击非法集资行为、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只能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广大群众应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金融机构不是哈利波特,他不能变钱,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对借款公司做出全面的背景调查,不要轻信亲戚朋友的推荐,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损失。
关于版权:p2p观察网分享p2p相关的要闻、干货。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附上报酬。联系方式:13480802588。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p2p头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