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 你是否害怕拒绝
2015/3/7 育儿亲子百科

    

    

    点击题目下方育儿亲子百科,一键关注本账号

     最实用的育儿、亲子、早教、孕育知识!(微信号:yuerqinzi)

     有些人家里一来客人就开始反常。为什么?因为要表现出有修养、有素质的好父母,所以一来客人你就开始反常,开始强制孩子必须要分享玩具,孩子为了反对家长的“霸权”,而表现出各种抵触行为。而事实上,当我们把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孩子,充分信任孩子们的自主意愿,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极其慷慨的。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在人格层面是平等的,即使是在家庭中,也要尊重每个个体。所以这个孩子他立即就会明白,就会跟爷爷说:“爷爷,我要看电视。”这个你就没有溺爱,然后我们再看事情的发展。当孩子说:“爷爷,我要看电视”。结果会怎样?爷爷说:“好,给你看。”这个故事就结束了。那爷爷有没有可能会说:“我真在兴头上,要把这个节目看完,我才愿意给你看。”

    

     当爷爷拒绝时,又会发生什么?

     为什么成年人在家里的时候不敢拒绝孩子,总是顺着孩子,让着孩子?请看一下成年人的世界对于拒绝有多么大的恐惧,既不敢拒绝别人,也害怕被人拒绝,所以在行为上从小就让孩子也处于对拒绝的恐惧中。父母各种行为的反应模式表达着:“被拒绝,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爷爷正在使用电视机,有权拒绝孩子,拒绝是他的权利。所以看一下一般你是怎么拒绝别人的,你会找无数借口,当你找借口就意味着你已经有恐惧了。例如,明天有婚礼,你不想去,怎么办?躲在床上跟老公商量:“明天××结婚,真的不想去,怎么办呢?要不说你妈病了,不行就说我妈病了,实在不行说孩子病了?”

     你看当你要拒绝别人的时候是如此恐惧,没有一个借口你无法直接表达你的拒绝。而当你被人拒绝的时候,也是如此恐惧,你觉得对方不单单只是拒绝了这件事,而是通过拒绝这件事,否定和拒绝了你整个人。你不被喜爱,你不受欢迎,不被接纳。

    

     成年人很容易将情绪、事件和人三件事混为一谈。而本质上,情绪是情绪,事件是事件,人是人。但是几乎所有的成人都将这三者搅成了一锅粥,当一件事情有人拒绝你的时候,你立即有一个阻抗的情绪出现,情绪放大了事件本身,让你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而这个天大的事件,遮掩了你这个人。使你觉得对方不是在拒绝事件本身,而是在拒绝和缩小你这个人,同时,你就会带着情绪去处理这件事,当然这样做无异于是在挣扎,从而将整件事推向更为复杂而难以解决的深渊。所以当有人拒绝你的时候,你会觉得突然受伤了,觉得自己不够好。

     当你跟孩子在一起时,要非常清晰,非常简单,通过肢体或是语言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对宝贝的爱永远不会改变,但是眼前的这件事这样做不合适。

     现在很多孩子在妈妈不同意做某件事的时候,情绪表达过激,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孩子为什么会闹成那样。是因为他觉得妈妈拒绝了这件事就等于在说不爱他了,所以非常的伤心绝望。如果你从小让孩子非常清晰情绪、事件和人这三件事,他就不会搞错。当然,这就要求父母自己能真正做到在内心层面分清这三件事。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别点下面,你会脸红的!!

     ↓↓↓↓↓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育儿亲子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