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的回家之路,你是否愿意做一个指路人?
2015/4/7 育儿亲子百科

前段时间,《失孤》上映。这是一个关于走失与回家的故事,从诞生开始就带着种种话题。60后感慨失子父母的执着,70后讨论主创人员选择敏感话题的勇气,80后关注刘德华天王又一次挑战自己颠覆形象,90后关注的是新生代小生井柏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失孤》背后,是一个真实的寻亲故事。一个由福建被拐卖到重庆的小伙黄健,在21年后,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
福建到重庆,2000公里,花了一家人7000多个日日夜夜。
“见他比生他还难。”一家人团圆后,母亲噙着眼泪说。
黄健的故事似乎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但我们不能忽略,仍然有许许多多父母,跋涉在寻子路上;仍然有许许多多孩子,凭着残存的那点记忆,想找寻遗失的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走失儿童有20万人左右。互联网世界,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他们的关注。从最早的#随手拍解救#,到后来的宝贝回家项目。直到现在,你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首页,也一定能时常出现寻找走失孩子的信息。
但是,一定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预防:我们可以向身边的已为人父人母的朋友,发送下面这些预防儿童走丢的知识。
1.在公园、小区、商场、超市、医院、幼儿园门口经常有样子和蔼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抱孩子的时候,陌生人搭讪请保持警惕。
2.在商场、超市、菜场等地方,装做购物的人贩子会以极快的速度,趁家长挑选商品的时候,抱起手推车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因此,购物时尽量抓紧孩子的手。
3.和孩子走与机车道逆向的人行道,尽量靠里走,防止人贩子利用摩托车、面包车飞车抢夺;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4.孩子能说话时,就要训练孩子背家庭人员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名字。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说出电话号码。不要哭,以免引起潜伏在周围的人贩子的注意,不要跟任何没穿制服“好心帮助”的人走,如果要被强行带走,马上大声哭喊。
5.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的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人贩子很善于伪装,有的为达目的甚至可以在目标身边潜伏一段时间,目的就是寻找机会下手。
6.确保大门随时锁好,防止人贩子入室抢孩子。
7.在正规保姆介绍所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经常与保姆来往的人员,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人,解救孩子。
8.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人贩子有时装扮成医护人员,从产妇或其家人手中接过孩子很快消失。
9.学龄儿童最好有家人接送上下学,否则应该和同学结伴上下学,尤其是13至15岁的女童要注意,防止被卖淫团伙拐卖。
10.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的小孩玩耍。人贩子训练自家的孩子,用溜溜球或别的玩具将其他小孩子诱骗到偏僻的地方,再被成年人用摩托车迅速带离现场。
11.熟记孩子的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以备急用。
12.多进行反拐骗演习。家长要尽量通过事例分析、游戏和情景模拟问题的方法,强化孩子掌握有关防范拐骗的自我保护方法。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经验的限制,简单的说教对孩子不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
13.在孩子的书包,衣服上注明家庭的相关信息。
寻找:我们可以在互联网的页面上,为他们打开一扇窗。
互联网联动整个社会,运用互联网发布走失儿童消息,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失踪儿童的重要途径。
关于利用互联网发布走失儿童消息的方式,国外公益组织还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公益合作发起了“404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最早是由Missing Children Europe,Child Focus等儿童公益组织发起的一项名为“NotFound Project”的项目,通过闲置的网络空间(在浏览网络过程中未被找到的404页面)登载走失儿童信息,让更多人参与到帮助寻找走失儿童的行列中来。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加入到404项目中,搜狗搜索的#最美好的404#,将404错误页面变成网友关爱走失儿童的机会。在广袤的互联网中,每一次错误的访问,都可能帮助一个家庭脱离痛苦。搜狗将404错误页面变成网民关爱走失儿童的公益机会,大家遇到404错误网页的时候不要再急着关掉网页,在这个搜索未果的网页上会有走失孩子的信息,或许大家的一次无意关注就能给走失儿童带来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每一次的刷新都会更新一个孩子的信息,网友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平台,让走失儿童的消息实现最大范围内传播。冷冰冰的404页面变身成为“最美好的404”。

关注:我们可以更密切地关注走失儿童,帮助推动相关项目的运行
对于走失儿童,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开发“有安珀预警”系统:一旦警方确认发生儿童失踪案,将会立即启用此系统,发出一系列信息。从儿童的特征至绑架者的汽车类型,信息通过电台、电视、广告牌及高速公路的标记,甚至彩票销售点迅速传播,最大限度地请求公众合作。
英国的儿童拯救报警系统和美国相似,一旦18岁以下的儿童失踪,警报马上传到电台、电视台及各类媒体,把被绑架者的照片、特征、失踪地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公布出来,请听众、观众,正在路上驾车的人提供线索。即便在首相或重要人士发表讲话期间,电台和电视台也必须立刻插播寻人启事。
在中国,“守护宝贝”,“漫画寻子公益团”等公益组织也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相信会不断出现越来越有效的做法,给每个孩子真正的保护。
帮助走失儿童与他们的家庭,将是一条漫长之路,在这条路上,你是否愿意给他们一点支持的力量?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传播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孩子,祈祷天下无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育儿亲子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