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夏令之补,黄鳝为首
2016/7/7 美妈一日三餐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周邦彦《鹤冲天》
“梅雨霁,暑风和。”今日恰值小暑,小暑意味着梅雨终止,而炎热开始,紧接着入伏。“暑”即“热”, 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小暑还只是流火夏日的启幕。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容易导致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
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滋补味美。
食用鳝鱼,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对捕捉鳝鱼有生动描述。鳝鱼,古代也称为鱣鳝,“为黄地黑文长鱼也,状如蛇又称蛇鱣”。在汉代鱣是主贵的,“……蛇鱣,卿大夫之服象也”。
以至清代,食鳝之风更胜于往前,清代徐珂的《清稗类钞》对两淮长鱼席(鳝鱼也称长鱼)有详实记叙:“同、光间,淮安多名庖,治鳝尤有名,胜于扬州之厨人,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鳝为之,多者可致几十品。盘也、碟也,所盛皆鳝也。而味各不同,谓之全鳝席。”淮扬菜系中的全鳝席,共有108道全部由鳝鱼做成的美味佳肴,以此宴请宾客。节气菜谱
鳝鱼的做法很多,可炒可炸可焖可炖,当最粗狂的莫过于盘鳝。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条条小鳝曲卷叠盘,油黄鲜酥,味香色浓,形如蟠虺纹,后称为盘龙鳝”,后来人们讳“龙”,改名为盘鳝。
整条鳝鱼不用剖,直接下油锅,听着油锅噼啪作响,鳝鱼的香味也随之渗出,人们为了吃起来方便,总结出几句口诀:“筷子夹住喉,咬断脊梁骨,慢慢往下撕。抛去肠和头。”
▲盘鳝▲
鳝鱼肉质细嫩,味鲜汁浓,如若想品尝最纯最质朴的味道,莫过于清炖,配以鸡汤,味道足够诱人!
▲清炖鳝鱼▲
素来以精致闻名的淮扬菜中,鳝鱼又会有以怎样的面貌来呈现它弥足珍贵的美味?无需过多的配菜,仅蒜头、姜片、葱末足以,先焯后烧,热锅快炒,勾芡即成,清鲜爽口,蒜香浓郁。
▲软兜鳝鱼▲
如果说到开胃下饭,鳝鱼切细丝配以尖椒、豆瓣酱、剁椒酱爆炒,再搭配青红椒,红绿黄白四色相得益彰,滑嫩的鳝丝浸透在酱汁中,嘴唇轻轻一抿,香味便弥漫在唇齿间....
▲酱爆黄鳝丝▲
又或者舍弃抢味的辣味酱料,佐以滋味鲜甜的黄豆酱,那将又是另外一种滋味,鳝鱼切大段酱烧,每咬一口都是满满的肉。
▲酱烧黄鳝▲
鳝鱼来到了四川家庭,免不了与野山椒、泡辣椒亲密接触,汤汁酸辣开胃、鳝鱼鲜美肉嫩、粉丝筋道爽滑,在众人的筷子此起彼伏招呼中,这就是让川人欲罢不能的滋味!
▲鳝鱼粉丝煲▲
爱吃煲仔饭的广府人,自然将鳝鱼与煲仔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用鳝骨汤替代清水煮米饭,经过半小时的砂锅焖煮,闻不到鳝鱼的醒味,肉汁全部溶在饭里,有股嫩滑入口即化的香美。
▲鳝鱼饭▲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夏令之补,黄鳝为首,今天你吃了吗?
往期内容传送门为什么医生说夏季要多吃姜?看着就咽口水的营养早餐!一周排毒菜谱,效果显著!N道解腻菜扫除油腻感~9道下酒小菜横扫一夏聚会趴!
长按二维码关注美妈一日三餐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鳝鱼做法大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美妈一日三餐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