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全身变黄成“小黄人”,就因为吃了这个…
2015/12/8 时尚健康指南

有腔有调,健康快乐在荧幕上,“小黄人”萌萌哒的形象俘获大批观众的心,胡小姐就是一狂热粉丝。可是当她自己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小黄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而这原因,竟跟她吃了太多橘子有关。白净女孩变身“小黄人”
胡小姐今年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从小便爱吃甜味的水果。这不,最近各个品种的橘子大量上市,可把她乐坏了,直接从水果市场搬回两箱,一箱放在家里,一箱放在公司的办公桌下,随手就能拿起来吃。个头大的,一天七八个,个头小的,控制不住时甚至能吃上20多个。事情不妙,就在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渐渐有了变化。脸颊、额头、手掌、脚掌等部位的颜色越发不对劲,越来越黄,愈发黯淡,特别影响美观。为此同事取笑自己成了“小黄人”。“因为我的家族中有肝病史,典型症状就是皮肤会变黄,所以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肝脏出问题了。”带着疑问,胡小姐来到医院咨询。结果令她大吃一惊,她竟然得了“橘黄病”。“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这种病,橘子吃多了也有错吗?”面对胡小姐的疑问,医生安慰她不要紧,只要停止吃橘子,症状很快就会好起来,不需要治疗。
“橘黄病”由β胡萝卜素引起
针对“橘黄病”,医院医生解释道,它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称呼,是一种吃某种食物造成的皮肤染色现象。
“橘黄病”又称“黄皮病”,因临床上吃橘子得病的比较常见,由此得名。一些橘黄色的食物,如南瓜、红心地瓜、胡萝卜等,这些食物富含一种叫做β胡萝卜素的黄色色素。
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在人体内代谢较慢。如果一次性吃太多或经常吃,会造成人途血液中的 β胡萝卜素浓度过高,沉积在皮肤组织内使皮肤发黄,进而引发“橘黄症”。人体出现黄染的部位,较常见的是脸颊、额头、手背。患者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个别人出现皮肤瘙痒,但不会出现眼球变黄和毛发变黄。
一般情况下,“橘黄病”并没有什么毒性,对人体没有伤害。但对于一些爱美女性来说,“橘黄病”特别影响美观。
还有些“吃菠菜会变绿”、“吃桑葚变紫”的说法,专家表示不合理。医学上,只有β胡萝卜素能进入血液,给人体染色。菠菜、桑葚里的色素只是附着在皮肤表面,用清水洗掉即可。
而有些人吃绿叶蔬菜吃多了营养不良,脸色呈菜青色,而非白里透红。这种菜青色的脸色跟“橘黄病”并非一回事。
“橘黄病”眼球不变黄

许多人发现皮肤患病,误认为自己得了肝病。为此,顾萍指出,区分“橘黄病”和肝病的原理在于,前者的眼球不会变黄,后者可以。肝病的黄染是一种病态的黄染,对于鉴别一些因为生病造成的皮肤变黄,看眼珠的颜色是一个关键点。
对于是否是“橘黄病”,也存在个体差异,与人体本身的代谢功能强弱有关。临床上常见的连续每天喝南瓜粥,每次1斤以上,连续喝3~5天就会得“橘黄病”。代谢功能差的人会更容易“中招”。有的人代谢植物色素比较好,吃好多也不会得这个病。一旦出现了这种黄皮肤的现象,只要停止吃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3~5天就会减轻,一个月左右就会彻底退掉。不需要专门的药物治疗。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美食与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时尚健康指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