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撕书庆祝,撕的是教育的尊严么?
2016/5/26 东邪先生


又到了一年一季的
毕业季
关咱们什么事

上这么多年学
也毕业过好多次
似乎没有过像样的毕业典礼
多么痛的领悟

更不用提什么
一字马毕业照

航拍毕业照

无限期“请假条”

看了他们的毕业礼
东邪表示很眼红啊

可是
有的人毕业季是离别的伤感
有的人却是解脱后的狂欢
离别的伤感
是因为有人即将步入社会
面临的是更多的挑战

解脱后的狂欢
是因为有人即将步入更高的学府
享受“更高”得教育

所以庆祝的方式就不一样
那些有情怀的就不看了
看看那些狂欢的
知道你就是喜欢狂欢

高考在即
很多地方学校刮起
“课本雨”
那是什么鬼?
先来几张图
感受一下
这样的

满天飞纸
真壮观
看了下面这张
心疼保洁阿姨

瞬间感觉自己
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我也是知识分子啦

踩在知识的身上
走路都会带风

看完之后
东邪只想说一句
保洁阿姨
保重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
东邪很不理解啊
于是借助社交平台
发布了话题讨论

于是乎
不同行业
不同职位
不同身份
的
人
对这一现象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重点在下面

邵帅|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说不上赞同,是一种宣泄,既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也说明学生存在的心里反差,有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看什么人教,最最关键的,就是老师的水平,能否用引发试教育以及趣味教育来和学生互动,这样我想不会出现撕书的问题了。
刘招英| CSDN技术编辑
我不赞同。撕书也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只能是作为一时发泄的渠道,可是发泄的渠道很多,可以选择其他更好的发泄渠道,有些书留着以后回忆起来还是会感动一把的。而且我们高考时所读的书对我们还是有所帮助,主要提升可我们的综合素质。
无为 | 宏海世纪影业导演
我记得学生时代偷偷看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面有这么一段让我印象很深:在终南山上,杨过与金轮法王对拼内力,杨过怀中身受重伤的小龙女讨厌金轮法王的眼神,不自觉的用金针刺向金轮法王的 眼睛。单纯如小龙女,对自己讨厌的东西还本能的去破坏。说明有些失态的行为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骨 子里的宣泄。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在课堂上曾经说过,他的历史教材回家时总是放 在车上,不带回家,怕把家弄臭。这种说法对错与否,仁者见仁。但是足以说明,中国教科书内容的问题。喜进恶退是人的本能反应,所以需要解决的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育的方方面面(我身边很多朋友因为子女教育问题,选择移民或者把孩子送到国外)。最近,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意识到,也做了一些措施,希望慢慢好转。
刘恒睿| 中国青年杂志社发行部职员
也许经历过更容易理解。10年高中毕业,也参与了撕书一事,书是一种象征,是多年刻苦的见证,是面对高考的没日没夜,是青春年少的禁锢。把它撕掉,可以让内心放松,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但今年备受争议,大概也是因为传播过程中只夸大了事件的表象和内心高地对于此事的情感宣判。撕书只是一个集体行为的放大,但没有看到个体行为参与的细节,比如我当年拿着一本无关紧要的书撕掉,有的人撕掉的只是一个本子。
林平萱| 浣花阁工作室国家一级画师
撕书?有违伦理。照这样说,古代考科举的话,更应该撕书了?书本,单纯从制作到成品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抛开这个不说,作为学者,理应爱惜书本才是正道!也只有中国人这么奇葩,想出撕书仪式!犹太人,是一个爱惜书本尊重学者而闻名的民族,怎么没听说他们撕书?!什么是人文?中国传统美德不应该因别出心裁的“引起关注”而放纵欲为!个人观点。谢谢。
温海源 | 西安嘉源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撕书庆祝毕业的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所谓的宣泄方式,孩子们的思想解放;第二,学习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而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这两个问题折射出一个问题:考大学成为家长对孩子的唯一希望,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必然成为一种负担,也就会屡屡出现撕书发泄的现象。
石书新 | 遨服网营销策划顾问
赞成,我不认为这是庆祝,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宣泄,对精神被压迫多年的一种宣泄,同时更是一种对教育的反抗,通过撕书行为来宣泄对现下教育制度的愤懑,而这种行为是眼下读书人唯一可以明目张胆而又不犯法的公开反抗活动
范刚 | 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九年级教师
浪费就是犯罪,无论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都掩饰不了这些学生的素质低下,缺乏家教!合理发泄必须撕书吗?中国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家教!看不到翩翩君子,看不到窈窕淑女!
(通过社交软件“脉脉”可参与本话题讨论)
我是傲娇的分割线
最新环节东邪瞎咧咧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是为了逗乐
一本正经是为了学习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东邪瞎咧咧
以下内容属于一本正经的
严肃点儿,不许笑
撕书是一件多么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东邪上学的时候也选择这么做,算是一种解脱,很多老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是很反常的状态。如果学生觉得读书是痛苦的事情,那不是因为学生的状态问题,而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也都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以,你的观点的?
快点告诉我呀!
自然是没有奖励的
最后一句
很正经的
记得关注
东邪先生
二维码来了,接着!

长按二维码关注东邪先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东邪先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