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丨小孩龋齿严重造成下巴穿孔!龋齿不容忽视!
2016/5/26 康卓育儿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康卓育儿
儿童龋齿很常见,请父母们不要忽视,认为反正要换牙就任由其发展。本文从诱发病因至牙齿护理,统统整理了出来,供大家参考。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高雄曾有一名9岁女童满口乳牙全蛀光,长期嘴巴都有臭味还不停流口水,家人觉得奇怪才带她就医,发现蛀牙累积大量脓液,还把骨头也溶解,造成下巴穿孔,脓汁还不断从破洞流出。
医师说,牙周炎很严重了,里面很多脓汁,把骨头都溶解掉,“下巴这边穿一个洞,从这边流脓出来”。

(本图为网络配图)
宝宝妈妈们看到这则消息要注意了,宝宝在乳牙期,出现牙齿问题也要及时治疗,并不是说乳牙到换牙期就会好的。
宝宝出牙期间要给宝宝补充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的食物。为保证宝宝乳牙长得好,还要注意给宝宝添加辅食,帮助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
另外,宝宝的牙齿即便没有问题,妈妈也应经常带他们去牙科进行保健检查,并可以使宝宝熟悉环境。等到需要进行牙齿保健或治疗时,宝宝能轻松快乐地接受。这样就可以避免宝宝对于陌生的环境充满恐惧。
提醒家长,定期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换齿时也要找医生确定没细菌感染,才不会像这名9岁女童一样,蛀牙蛀到连骨头都溶解。而且健康的乳牙还有大用处!
涨姿势
龋齿依蛀牙部位可以分为:咬合面龋齿、邻接面龋齿(即牙缝间的蛀牙)。当我们吃完食物,剩余的食物残渣会被吸附于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细菌会利用此食物残渣繁殖增生,产生酸性物质,使得牙齿的珐琅质遭到破坏,牙齿结构变得脆弱,最后造成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问题。
如何发现宝宝已经形成龋齿?
初期症状:牙齿的颜色本来应该是同个颜色,当表面开始有黑点或是脱钙的白点出现,或是某处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处牙齿的珐琅质已遭到破坏。
中期症状:龋齿若没有加以控制及治疗,会由珐琅质慢慢延伸到牙本质,形成窝洞,此时对甜食及冷热的刺激会很敏感,容易感到酸痛;或是食物一卡进牙缝,就觉得不舒服,但清掉后,不舒服就解除了。
晚期症状:不吃东西、没有塞牙缝也会自然地痛起来,甚至晚上会痛得睡不著,代表已经连牙髓都受到影响。此时牙龈红肿、易流血,有发炎或长脓包症状;若蛀到神经,就必须做根管治疗。

宝宝如何预防龋齿?
1. 小儿3岁即可练习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牙刷和牙膏,要竖刷不要横刷。不能刷牙的要坚持漱口。
2. 让孩子少吃零食、甜食,睡前不要吃东西。
3.练习其咀嚼能力,正确服用维生素D和钙制剂,增强牙齿强度。
4. 幼儿磨牙的表面窝沟比较深,容易积聚细菌而引发龋齿。因此,将窝沟封闭起来以阻止细菌侵入,可有效预防龋齿发生。
5. 父母咳嗽、打喷嚏时应避开孩子;切勿将食物经自己咀嚼后再喂给孩子。
6. 发现龋齿,父母应及时带孩子看牙科医生。最好定期(半年)带孩子做牙齿检查。

乳牙龋齿用治吗?
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患了龋齿不治也没关系",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小儿乳牙龋发展快,破坏广,不仅造成牙齿组织损害,还可带来其它一些局部及全身性的危害,因为龋洞只要一形成就不可能自愈。
小儿易患龋齿是因为小儿爱吃细软的食物,比如糕点、饼干、糖果、果汁等。这些食物含糖多,又易粘在牙上不容易清除。对细菌的繁殖有利。在加上小儿刚萌出的牙齿并不完善,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自然更容易被腐蚀。另外小儿乳牙硬组织厚度只有2毫米,龋洞很容易穿透牙齿表层进入深层,进展很快。

家长们平时要注意这些细节给宝宝护牙:二岁前:用柔软纱布清洁
护齿习惯要从六个月大开始培养: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6个月大的时候,就要开始给宝宝“刷牙”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妈妈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蘸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至宝宝两岁,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乳牙萌发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这时候用柔软干净的纱布等纺织类物品效果会比较好。
二至六岁:学爸爸妈妈刷牙
从宝宝两岁开始,妈妈可以通过“刷牙游戏”帮他建立口腔保健习惯,先让宝宝看着妈妈刷牙。这时可开始教宝宝用儿童专用低氟牙膏和刷毛相对柔软的儿童牙刷刷牙了。由于两岁左右的幼儿对正确刷牙的方式仍然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因此家长应亲身示范,教会孩子正确刷牙。
家长提问:父母蛀牙会传染给小孩吗?
根据研究发现,父母有蛀牙,小孩有蛀牙的几率高。其实蛀牙是一种具有传染力的慢性疾病,蛀牙会由父母传染给孩子,这就是父母牙齿不好,小孩牙齿也不好的原因。研究显示,父母的牙齿健康会影响到宝宝的牙齿健康,爸妈会将导致龋齿的牙菌传染给宝宝,小孩自出生后的四至六个月会开始长第一颗牙,若父母有蛀牙、不爱洁牙,父母口腔中的链球菌浓度也会比较高,若再经喂食、亲吻等方式,则容易将口中的链球菌传给幼儿。

◆一些一岁半左右的孩子,因为有睡前喝奶的习惯,造成奶瓶龋,就诊时主述就是前牙黄斑、“虫洞”、牙齿一片片脱落,或疼痛来就医。除了体质较容易蛀牙外,睡前喝奶后不刷牙,由于睡觉时唾液分泌是日常的十分之一,牙齿自洁作用较差,容易蛀牙。建议睡前不要让幼童喝到睡着,早点戒掉用奶瓶喝牛奶的习惯,喝奶后及时刷牙,而且长期吸吮奶瓶的动作会阻碍牙齿、颌骨生长。
爸妈要如何预防才不会将链球菌传给小孩?
◆首先,与孩子亲密接触的家长要保持良好地口腔卫生,并且及时处理自己口腔内的蛀牙,才能使口腔中的链球菌浓度降低;家长口腔中的链球菌浓度低,小孩蛀牙的机会也会降低。
◆孩子一旦开始长牙就要开始刷牙,牙长齐(20颗乳牙)之后看牙医;睡前一定要刷牙。
◆孩子喝完奶就睡觉或者有喝夜奶习惯,会加速蛀牙。
◆到口腔医生那里定期涂氟防龋。
◆保证每天要刷牙两次以上。
口腔卫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请爸爸妈妈们行动起来,帮助宝宝们保护好牙齿。
(文章内容源自网络)
康卓育儿是您育儿路上的小伙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康卓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