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蟹膏都不能吃,宝宝一岁前还有12种食物不能喂哦~
2016/10/5 康卓育儿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康卓育儿

    

    


     “秋风起,蟹脚痒。”吃蟹的好时节到了!但是美国官方却刚刚发布禁令,蟹黄、蟹膏被列为禁吃部位,特别是孩子不能吃,不仅会影响发育,还可能致癌。理由是,蟹黄、蟹膏是消化腺、排泄腺和肝胰腺集中之处,富含从环境中吸收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多氯联苯、二噁英、镉以及其他对身体有害、致癌作用的物质。

    

     可能很多国人并不在意,但许多警惕的爸妈已经引起了注意,谁会愿意让孩子吃些有毒致癌的东西呢?不吃又心有不甘,很多家长特意把螃蟹当做好东西留给孩子,有这么严重吗?是不是美国人故意恶心咱们啊?是不是他们不爱吃,也要夺人所爱啊?

     我在北美的亲戚说,欧美人不好这口,他家旁边的河里就有大螃蟹,全都是华人在钓,当地人根本不在乎。现在难道关心起华人来了?不管美国的事了,还是关心自己的事吧。中国的螃蟹能吃吗?中国的螃蟹没受到污染吗?

     对此,苏州的专家出来辟谣了,“多氯联苯、二噁英和镉”这些化学物质非螃蟹自身产生,而是环境污染产生。因此,除非环境已遭污染,否则不必担心吃蟹黄而致癌。而苏州阳澄湖、太湖水质优良,大家大可放心食用。

     靠这位专家一句话能辟谣吗?很难。中国污染之严重众所周知,谁能保证市面上出售的螃蟹生长的水环境没有污染?这需要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之前,中国有太多想象不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了。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沉重地打击人们的饮食信心……

     因为全国产蟹水域很多,是否有权威的检测报告?这个恐怕一时半会都不会有的,即便某几个地方有,你也无法保证你买到手的螃蟹就出自这些水域。有一点是明确的,螃蟹最美味的蟹黄、蟹膏之处恰是化学物质最集中的地方,我们会忍心让孩子冒这样的风险吗?化学物质会在人体不断积累,对幼儿或胎儿的发育可能影响更大,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出生缺陷和癌症。

     即便是鸡脖、鸡屁股我们都不会给孩子吃,建议这个螃蟹还是不吃为好。

     说完了螃蟹,顺带说说鱼吧。美国人说咱吃鱼的方式也不科学,来看看咋回事。

     纽约卫生局的基南先生指出,正确的吃鱼方法和国人的烹调方式相差很大。例如,应该剥去所有鱼皮、剔除背部、腹部脂肪等,以此减少鱼类脂肪,因为多氯联苯和二噁英在脂肪中含量较高。烹饪时,则应该使用烧烤或烘焙的方式,使油脂滴落,减少脂肪的摄入。

     鱼同样有污染问题。食用受严重污染的鱼类后,女性怀孕所生的孩子出现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低下的风险会增加。化学物质对幼儿或胎儿的发育可能影响更大。此外,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母乳传播。

     关于亚裔女性体内的“水银含量高”,基南说,控制水银过多摄入的方法有几个,一是选择青鱼、鳕鱼类、沙丁鱼、明太鱼、鲫鱼等水银含量低的鱼类;其次是控制食用鱼类的频率,并食用较小分量,或者直接选择体形小的鱼;再者就是选择不同鱼类进食也是有效的。

     此外,鱼的体内和表面可能含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最好冷冻保存活鱼。而我们恰恰喜欢吃新鲜的,恨不得从水里捞上来就吃。不管怎样,按照现在的健康理念,少吃些脂肪是没错的。一般宝贝在三岁前,都不是很建议吃螃蟹呢。

     还有其他食物也想提醒父母们,不能随便喂给1岁前的宝贝们哦~

     在母乳喂哺4~6个月至1岁左右断奶之间,是一个长达6~8个月的宝宝从吃奶到吃成人饭菜的过渡期。爸妈们都乐于为宝宝们购买或自制各种各样营养美味的辅食,以期望宝宝健康长大,但宝宝稚嫩的消化系统,对于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有好多食物,都是暂时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小餐桌上。

     1、蛋白

     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只是宝宝一岁前的消化能力还无法负担这丰富的营养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开始吃副食品的婴儿必须先吃蛋黄。

     蛋白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

     禁:宝宝满一岁以后才能吃。

     2、含汞量较高的鱼类

     鱼肉是非常好的婴儿辅食食材,鱼肉质地绵软容易消化、而且都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还是有助于大脑发育的DHA的优质来源。但是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积聚与鱼类体内,甲基汞会影响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禁: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含汞量特别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罗非鱼、鲶鱼,特别是吞拿鱼。

    

     3、海鲜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

     禁: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菠菜、苋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钙结合成大分子碳酸钙,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容易导致宝宝的骨骼、牙齿发育不良。

     禁: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适量添加,且不要和含钙量高的食物或钙制剂一同食入。

     4、豆类

     有些豆类含有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而且豆类难煮熟,本身难以被消化,同时容易引起过敏和中毒反映。

     5、水果类

     水果是维生素C的巨大资源库,而且补水开胃,容易消化,适合作为婴儿的辅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过敏,3岁以前的宝宝最好都不要吃。

     常见的易致过敏水果:芒果、菠萝、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异果)

     6、花生酱

     危险点:成分易引起过敏反应;保存易受黄曲毒素污染

     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这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细胞会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体内显著的天然发炎性物质,易引起过敏而有发炎反应。如果家族有食物过敏的遗传史,一岁前最好避免喂食花生制品。

    

     7、鲜奶

     危险点:成分不易吸收

     鲜奶富含营养,但一岁前的宝宝却不适用,主要是鲜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被一岁以下的宝宝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则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使小孩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8、蜂蜜

     危险点:成分或含肉毒杆菌孢子

     虽然喝蜂蜜水有其好处,但是蜂蜜的制造过程中不会经过高温杀菌,以免破坏成分,因此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若食用可能会导致一岁以下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因此,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9、矿泉水、纯净水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滤过功能差,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渗透压增高,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使得孩子缺乏某种矿物质,而且纯净水在净化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工业原料,可能对婴幼儿肝功能有不良影响。饮水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10、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中大都富含电解质,可以适当补充人体在出汗中丢失的钠、钾等微量元素。不过,由于婴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代谢和排泄功能还不健全,过多的电解质,会导致婴儿的肝、肾还有心脏承受不了,加大儿童患高血压、心律不齐的几率,或者是肝、肾功能受到损害。

     11、刺激性的饮料

     可乐、咖啡、浓茶等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没有营养,容易引起蛀牙并且影响宝宝的味觉,并且使人兴奋,会使小儿不安,甚至影响宝宝的生物钟。

    

     12、调味类

     沙茶酱、西红柿酱、辣椒酱、芥末、味精,或者过多的糖等口味较重的调味料,容易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干扰身体对其它营养的吸收。

     一岁以内的宝宝也不要吃盐,味精过多会影响血液中的锌的利用。

     康卓育儿(ID:kangzhuoyuer)

     专注0-8岁孩子的悉心养育

     帮你成为99分的妈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康卓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