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球点,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2016/5/9 羽毛球之家
点击"上方蓝字"
有免费订阅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羽毛球之家”,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羽毛球的精彩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我们在学打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击球的过程别别扭扭,有力发不出的情况。自我检讨一下发现,脚下已经到位了,技术动作也都没什么问题……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问题可能出在击球点上。
◆ 合理的击球点,直接关系到击球的质量、速度及方向。
◆ 击球位置恰当,击球省力且力量大,速度快,击球质量高。反之,击球效果会差很多。
我们平常打球,
击球点位置大致会出现以下四个情况:
------
击球点靠前、高位击球点
击球点靠后、低位击球点
击球点靠前
击球点在身体前面,是主动“迎球击球”的方式。
这样击出的球,会具备回球距离短,击球速度快,力量大,击球角度灵活等特点,有利于我们打出各种球路的变化。

高位击球点
击球点在身体前方制高点,也是一种“主动击球”的方式。在高点击出的球,出球角度灵活,方向变化多,威胁大。
平常我们看到的后场杀球、吊球和前场扑球、封网,都是高位击球点击出的球。击球点居高临下,球过网后角度垂直,对手必须从下往上被动挑高回击。

林丹抢网前的高点,可放、可扑、可推,令对手判断起来防不胜防△

想想为什么要起跳杀球?不就是为了使击球点更高,产生更强的下压速度△
击球点靠后
击球点在身体之后,有伸手“够”球打的感觉,是一种“被动击球”方式。
这样的击球,角度受限,且无法充分发力,节奏放慢,影响击球质量。

被动够球的后果,降低回球质量△

低位击球点
典型的“被动击球”,击球点距身体较近,如追身球,或距离地面太近,如低手位球。
这类球的出球角度受限,只能向上击高弧度球。

还有一种情况是网前故意降低击球点来击球,利用落差来欺骗对手,这种情况一般是提前等在网前,当对方往网前跑时,打对方跑动的反方向△

林丹经典的击球,牺牲击球点来打球,假放真挑△
知道了击球点的位置,
再让我们来看看,
影响“击球点”的因素都有哪些?
▼
判断与启动
判断准确与否和启动反应快慢,是能否获得最佳击球点的前提。运动中,争取判断准、起动快,能为步法快速移动创造条件。
步伐的移动
步伐移动速度快慢和移动范围大小,是能否获得最佳击球点的基础。有了准确判断和迅速起动,加上大范围移动步伐,可以使身体赶在球体运行下落前到位,就能取得较好的主动击球点。
出手的快慢
到达击球位置后,应掌握适当的时机引拍击球。如果出手快【即引拍早】,击球点高,发力充分,击球主动,效果好。相反如果出手慢【即引拍晚】,击球点低,发力不充分,击球速度慢,击球质量不好。

步法的调整、出手的时机、挥拍的快慢决定着击球的质量△
不过也应注意,如果出手太早,球还未下落就开始引拍,就会打点不准。恰当的出手时间【以后场球为例】,球体刚调头下落时,开始出手引拍。
这样,当球体下落到最佳击球点时,正好挥臂击中球托,发力最佳。
引拍挥臂速度
引拍挥臂速度的快慢,也对能否获得最佳击球点产生影响。挥臂迅速,爆发力强,往往能获得最佳击球时间和空间,击球干脆完整。挥臂速度慢,没有爆发力,往往会错过最佳击球点,击球质量受影响。
图文来自网络,由羽毛球之家整理发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羽毛球之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