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善表达,到底受了谁的影响?
2016/6/13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谱童书每周推荐▲ 宝贝免费听故事神器

     点击标题下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关注

     500多个经典故事任意听

    

     闺蜜生孩子比我晚,她儿子力力2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其他能说的语言非常有限。

     前两天她微信我:“小莉,我记得你家小拍1岁3个月就会说整句话了,我家力是不是有问题啊,要不要带去检查一下?”

     力力我见过好几次,活泼可爱,个头体格发育都很好,唯独说话比大部分孩子晚点,闺蜜实在坐不住了。

    

     其实说话晚这件事,有的人会说贵人语迟,静待花开就好了。的确,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不仅毫无用处,如果不断地纠正和催促,孩子还会被弄得不知所措。

     但这是不是说,孩子说话比较晚,语言发育相对滞后,甚至语言贫乏,说话逻辑不清,我们做父母的就无能为力了呢?当然不是。

     排除了天生的生理缺陷,影响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一般有几个因素,比如家庭环境太复杂,输入太少,没有阅读习惯等,针对这几个不同的原因,我们家长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

     1、遗传因素

     我家妞1岁5个月开始上蒙氏早教,上同一个班的有五六个孩子,小拍是当中语言发育最快的,老师也有点吃惊,就请我作为家长代表分享一下孩子说话早、语言比较丰富的原因。

     当时我想到的第一点就是遗传,我从小说话比较早,在语言方面展现出较强的天赋,从上学起就一直被老师推荐参加各种演讲和主持比赛,大学也顺其自然读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有其母必有其女”,小拍说话早,口齿清晰,表达能力强也就不奇怪了。

     了解这一点,对于一些自己从小说话晚、表达能力也不强的父母来说,不苛求孩子,看到同龄孩子已经叽里呱啦的时候,自己能淡定和从容一些,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支持啦。

     2、家里的语言环境相对复杂

     小拍幼儿园有个同学kevin,爸爸是美国人,平时跟孩子说英语,妈妈是广东人,跟娃一般说粤语,而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又大多说普通话。

     孩子一直到快3岁才开始说话,之前一直是蹦两个字,但是一开口就几乎是3种语言同时巴拉巴拉脱口而出。

    

     经常转变生活环境对孩子开口也有影响,比如有些孩子在父母身边呆几个月,又去爷爷奶奶家,假期可能又去外公外婆家,无法持续地接受一种语言的刺激,孩子习得一门语言的速度也会慢些。

     3、家长不善言辞

     有些老人或保姆太唠叨,的确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但如果孩子的带养人太沉默寡言,对孩子语言学习也很不利。

     语言的学习环境是第一要素,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国内学了好几年英语都很少输出,去了国外一两年,很快就和国外孩子聊在一起了呢?

    

     因为他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英语。咱们常说英文启蒙先要磨耳朵,持续输入是输出的前提。

     中文的学习本身也是这样,大人不爱说话,孩子能听到的词汇有限,自然开口就晚,语言也不够丰富。

     据说国外曾经有个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婴儿智商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和她说说话。

     4、尽早带孩子阅读

     好吧,这个是小莉天天唠叨的。孩子开口说话需要积累丰富的语言和词汇,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孩子对话使用的词汇,不外乎这些,“宝贝,喝奶咯”,“我们出去散步吧”,但书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这也是为什么小莉总是说,带孩子阅读的时候,最好是直接读书上的语言,而不用担心孩子听不懂。

    

     孩子是一张白纸,不要低估孩子的接受能力。当然有些无字书和很少文字的书除外。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也是语言和思想都很贫乏的人。阅读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孩子将来的写作能力也直接相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说有一种技巧可以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这个技巧就是“持续地阅读”。

     5、多听儿歌和故事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输入。我们大人常常有这个生活体验,一首歌多听几遍自己就能唱了,孩子听歌和故事也是一样,多听几遍自然就变成自己的了。

     常常有妈妈兴奋地跟我说,“小莉,我家宝宝听了你讲的乌鸦面包店,听了几十遍,故事那么长,他都能自己讲了呢!”

     三四岁的孩子能讲20分钟的故事,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其实很正常。我家小拍一岁八个月曾经给我讲过《月亮的味道》这本书,几乎是一字不落,不是她有多厉害,大部分孩子听了几十遍都能脱口而出。

     6、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有些妈妈说,我家娃输入很多,每天都在听,但就是不输出。关于这个问题,有人回答:“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哈哈”。

     如果孩子输入已经很多了,但因为胆小害羞等原因不敢开口,可以怎么做呢?

     这里跟大家举个例子,小拍最近英文在读兰登,以往都是我读她听,让她自己读她就找理由。

     我找了一本和她英文水平很匹配的书,鼓励她自己读,刚开始她有些不愿意,我说:“妈妈想用手机录下视频,等你长大了,我还能回忆起你小时候自己怎么读的。”

     因为我确信这本书她完全能自己读,她想了一下,说“好”。等我用手机录完视频,请她一起看,她读得多棒,这时候她就显得有些得意了。

     我提议把这段视频发给她们班英语老师,结果第二天老师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她,她回来和我说地时候一脸兴奋,“妈妈,邱老师说,三年级的学生都读得不如我流利,今天英语课老师还让我带读了。”

     我赶紧趁热打铁:“妈妈早说你可以自己读了,从今晚开始,我们一天读一本,妈妈帮你录下来,保存起来。”这段时间,小拍的英语口语就进步很快。

     而小莉的平台除了每天我发一个故事之外,还保留小主播的节目,就是希望鼓励宝贝们自己讲故事。

     不少妈妈都说,自从宝贝的故事在小莉的平台播出之后,小朋友看到荔枝上那么多人都听了自己的故事,特别有成就感,也越来越主动自己讲故事,还有的宝贝积极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比赛,拿了奖之后别提多兴奋了。

     每当这时候,我也跟着特别开心,孩子能从做好一件事中获得肯定,自己也体会到成就感,孩子就愿意持续地在这件事情上努力,反之亦然。

    

     其实,孩子的任何一个状态都牵动着家长的心。我们渴望为孩子做点什么,又担心做错了什么,总在犹豫和焦虑中,等待孩子的花开。

     育儿是一场富有诗意的修行,孩子点亮每一项新技能的同时,也是在考验妈妈们的耐心。学会了在细节上处处注意的妈妈,促成了不同的教育机缘,孩子也会在细节上给予你惊喜。

     -End-

     推荐阅读

     在“图盲”遍地的时代,别让庸书毁了孩子一生

     记住!孩子的书单里永远不需要注音读物

     用了这几招孩子还不喜欢阅读?讲真,我不信

    

     孩子书单 0-3|3-6|6-10|桥梁书

     家长书单 2014年精选|2015年精选

     亲子阅读 语言|误区|技巧|自主阅读|英语

     主题书单 数学|童诗|科普|益智|音乐

     孩子心理 兴趣|成绩|二胎|吃饭|发脾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