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精英不按教条思考,中国民主就提上议程了 | 思想食堂
2016/6/2 吴晓波频道

如果政治精英们按“问题倒逼改革,改革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的路子走下去,不是按先验的教条去考虑问题,那么,未来总会有一天,中国民主化的问题就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大头思想食堂-萧功秦老师授课时间
6月5日@上海
6月18日@北京

萧功秦
湖南衡阳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为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代表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出版著作有:《超越左右激进主义》《危机中的变革:清末变革中的激进与保守》《家书中的百年史》等。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网上随意搜索关于萧功秦的信息,都离不开“新权威主义”。作为新权威主义的代表人物,萧功秦这个派别的主张,被有意无意或不谋而合地在中国大地实践了30多年。而私底下,萧功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走上历史研究这条路的?
四月的某一天敲开他的家门,眼前是一位身着墨绿色夹克的思维锐利而儒雅风趣的学者,走进他的书房,满眼都是书,摆放的错落有致。他从不同的地方将书淘回来,任何一本书对于他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讲起来如数家珍。
坐拥满屋的书,他也有着幸福的烦恼:“如果一天读一本,读完这些书仍需要35年;一周读一本,则需要240年。”

萧功秦每天都花八到九个小时用来读书写作,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早上六点起床工作两小时之后,去打50分钟壁球,直到全身湿透。年轻时的那股子冲劲好像还在。
除了运动,工作之余萧功秦的最大爱好就是听小提琴演奏曲,这项爱好几乎令其花光赚来的稿费。“我有全世界所有小提琴演奏家的唱片”,而用于听唱片的音响更是顶级的,两个音箱就是两部轿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提倡理性的思考,但对生活则保持浪漫主义。”

洒脱的萧功秦,其实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五岁便失去了母亲,八岁时父亲也不在了。中学毕业后,参加高考,他考了他们重点中学里的高分,却没能考上大学,在工厂里当了12年工人。
因为高尔基的一句:“人生就是这样,要像天空中那只鹰一样,到处看看,看完了,就躺下死掉……”27岁还在厂里当工人时,萧功秦带着从两年微薄工资中省下的三百元钱和一架从同事那里借来的八元钱的破相机,请假去了西北。
独自漫游三个月,全程两万里,走了12个省,41个城市和4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成了萧功秦一生都难忘的经历,沿途他拍摄了两百张照片,记下了七万字旅行日记。

| 萧功秦老师写给大头思想食堂的寄语 |
乐天派的萧功秦,认为自己考上南大历史系研究生是一次黑天鹅事件:“正好考到我前几天看的地方”。回忆小学生活时,他感慨当时宽松开放的教育环境让他得以按一个孩子的天性,自由而无拘束地成长和表达。“我已经透支了上帝给一个人的所有幸运机会。所以此生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我也会心安理得地接受。”
谈起这种乐天性格,萧功秦说也许是因为基因,“我的祖父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喝酒之后会高兴得像个天真的孩子。我的女儿也继承了这样的性格,回来总是乐呵呵的。”
女儿送给他一只血统纯正的加菲猫,看书的时候,加菲猫就守在他旁边,三个小时一动不动。“加菲猫特别可爱,特别老实,跟它在一起血压都会降低。”

巴九灵对话萧功秦
巴九灵:什么是新权威主义?你1988年第一次提出“新权威主义”时,是基于什么样的现状?
萧功秦:上世纪80年代末期,市场经济还没发展起来,利益分化还没出现。在当时那样一个权威主义的国家,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发展,自由派要求一步到位实现民主,在我看来是一种浪漫主义,最后结果会是一种大混乱。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就是个例子。所以我当时提出了警告,提出总体上中国是要走向民主的,但走向民主需要经过政府主导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我用了“新权威主义”这一名词。不过,就体制而言,也分好的新权威主义和坏的新权威主义。

巴九灵:从李光耀、蒋经国、全斗焕到皮诺切特,世界上存在着各种新权威主义,如何判断什么是好的新权威主义、什么是坏的新权威主义?
萧功秦:有三个标准。第一,有没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和对时局转型过程的可控制性。一位俄罗斯学者最佩服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中国强人体制具有强大的对转型过程与时局的可控力。
第二,新权威主义必须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制度发展弹性空间。
第三,新权威主义体制,对多元文化必须有一种足够的包容能力。马克斯·韦伯说过一个十分精彩的观点: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要看它对多元化的容受程度。

巴九灵:在社会的转型和多元化过程中,感觉前进的阻力很大,有些甚至是不太能够理解的阻力。比如,面对一些类似“三年自然灾害”这样中央已有定性和结论的事件,甚至是一些亲身经历过的人,都选择不相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萧功秦:这个可以从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角度来讨论。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套判断与解释信息的认知框架,可以把它比喻为一个软件系统,所有信息要进入这套固有软件系统来处理,这个软件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定见”,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思维定势,人都是先有观念,然后再有对信息的处理。有的人定见很强,有的人则不那么固执。
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人,他已经形成一定的观念,比如大跃进是好的,文革是好的。有时候我也很恼怒,比如饿死人这个史实,为何有人不相信。其实这些人就是靠着定见活下去的,这是他的信仰。他宁愿相信自己相信的,哪怕是一些虚假的东西。
因此,理性非常重要,是克服定见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巴九灵:在大头思想食堂的课堂里,您将会给我们的学员分享些什么?
萧功秦:从道光皇帝到习近平新政,我会把三十多年来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研究后的心得与思考分享给大家。中国在哪些节骨眼上失去了机会之窗,中国的国运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好了起来,中国还面临着什么挑战,中国未来的民主怎么实现?有具备什么条件?需要我们每个人做什么等等。
听萧功秦诠释新权威主义
点击下方按钮
购买大头思想食堂
6月5日上海、6月18日北京专场饭票
▽
购票
食堂守则
1.社群:所有购买“饭票”的食客将组建微信群,大家提前认识、交流;
2.选拔:每人都有机会竞选食客长,食客长将组织大家在课前课后进行线上线下的小组聚会;
3.预热:老师的资料和课程的资料将在群里提前发放,可供大家自主预习;
4.辩论:所有食客都可提供辩论主题,食客长统筹挑选,在课程中与老师辩论,进行思想碰撞。
超级课程表
北京站

上海站

第二季思想食堂饭票 敬请期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吴晓波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