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诗痛失2亿,明星高估值是显而易见的泡沫 | 小巴问大头
2016/6/9 吴晓波频道

    

     点击上图 报名参加

     「 919社群狂欢日 」

     吴晓波频道提供场景,九大社群开脑洞

     营造本年度内最大的一次社群狂欢实验

     邮轮、日韩、6日5夜

     你还不来?

    

     昨天,大家为刘诗诗的彩礼操碎了心。事情缘于证监会的一纸公告。

     6月7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否决了暴风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草案,理由是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其中因涉及刘诗诗、吴奇隆的稻草熊影业而格外引人注目,惹得网友大呼“刘诗诗的2亿彩礼泡汤了”。

     曾经有一个名(xiao)人(ba)说过:不想开公司的明星不是好演员,没有明星股东的影视公司不是好公司。

    

     这年头,明星纷纷开公司当老板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通过入股影视公司一夜暴富的明星也不在少数。

     近来,资本市场也开始狩猎明星创办的影视公司,但其高估值惹得网友不满,“泡沫让股民买单”的声音不绝于耳。

     小巴认为这种说法也不是毫无道理。例如范冰冰2015年7月创立的爱美神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唐德影视给出的估值高达7亿之多。

     为啥投资方给出天价估值?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小巴找了几位投资圈的大咖,让他们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吴晓波 财经作家

     “明星影视公司的高估值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泡沫”

     我认为明星影视公司在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高估值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泡沫。

     如果我们把明星当作一个资产标的的话,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个快速递减的资产,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明星在娱乐市场的号召力是逐年下降的,所以它有一个快速套现的特征;

     第二,明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是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歌曲也好,具有强大的不稳定性,所谓的票房保证部分跟明星的估值并不形成一个绝对的对应关系。而在资本市场上,我们看任何一个资产标的,它的价值是在于对它的预期的评估。

     如果未来有稳定成长性的市场标的,在资本市场上是有价值的;如果这个资产标的本身资本价值在递减,并且资产的兑现结果是不确定的,其实在资本市场上并不是一个很值得投资的标的。

    

    

     霍中彦 合鲸资本创始合伙人

     “经济下滑惹得资本追捧娱乐概念股”

     今年上半年影视娱乐特别热,无论是A股还是VC都在拼命投这样一些项目,因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实质上是一塌糊涂,经济下滑的时候大家就觉得娱乐会火,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口红效应”。

     最近A股也比较低迷,基金们都在追捧娱乐概念股,上市公司也很聪明,他们就开始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玩了很长时间,玩得比较疯狂,各种离奇的估值也挺多的。

     他们为什么买明星呢,一个原因就是便于市值管理,一碰这种概念市值就上去了。但实质上整个影视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估值都不会太高。因为一部电影好还是坏实际上是不知道的,哪怕是已经工业化了的好莱坞专业人士也不能精确估计一部电影能赚多少钱。

     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中国是散户市场,股民们都喜欢身边这些熟悉的东西,这样就比较容易产生明星效应。

     任何资产都有一个最基本的估值,叫DCF估值(现金流折现估值法),一个资产现在值多少钱,取决于这个资产未来能带来多少现金流,折现到今天看值多少钱。这是其他估值方法的基础。一个明星值多少钱,假如范冰冰黄金演艺时间还有十年,每年能带来多少收入,这些现金折算到今天值多少钱。但是他们肯定不会用这种方法来估值,就是拍脑袋嘛。

    

    

     姚臻 头头是道基金董事

     “投资明星影视公司有风险”

     本身文化影视类公司的估值在市场上就是偏高的,再加上明星的背书,肯定会增加明星影视公司的估值。

     一部片子的成功与否可能光靠明星还不够,还需要营销和片子本身以及市场的一些反应。所以不能很准确地去确定一个估值,我个人认为还是偏高的。

     投资明星影视公司风险肯定是大的。因为明星本身不大可能全方位投入到一家公司的运营里,所以背后还需要很强大的运作团队来做这件事情。

     我觉得明星个人不能代替一家优秀企业所能具备的各方面的能力,仅仅靠明星身份来支撑一家公司在投资看来是远远不够的。

     单纯投资明星影视公司不是一个正常的业态,但是未来像IP的全产业链开发、跨界资源的整合等方向可能会在影视行业有较好的发展。比如有一个好的大IP,我们可能通过影视、游戏、图书出版、网络视频来转化,这样的全产业链开发未来一定是个大方向。

    

    

     黄佩华 启明创投合伙人

     “这种投资不适合VC”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影视行业还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行业,投了一个好的项目,比如很火的电影可能获益很多,但不好的项目可能就全赔了,所以风险比较不可控。当然了,创意行业就是有这种不可控的特点。

     整体来说,影视行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从电影票房连年增长可见一斑。从宏观角度来看,趋势肯定是好的,但是从投资人角度来说,要注意风险怎么去掌控。

     现在像阿里做的娱乐宝之类的产品,希望通过大数据、预售等手段来降低投资风险。他们通过测试用户的反馈,来确定用户对IP的认可,从而降低投资方的风险。

     但数据分析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因为毕竟影视公司还是创意类,不确定性比较大。

     这种投资可能不太适合于VC投资人,我们还是不太希望有太多风险因素在里面。

    

     2016年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商业时代。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如何运用资本布局未来?6月16日-18日在上海,吴晓波携手薛庆、曹国熊、章苏阳等投资界大牛,为大家带来《资本运作——投融资第一课》,让我们连接新经济,骑在金融商业时代的背上。点击下图,即可购票。

    

    


     咨询电话:15968825712王老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吴晓波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