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代表的商业地产“18铜人”,其商业痛点全在此处!
2016/5/19 商业地产观察

    

     代表项目:来福士系列、龙之梦系列、凯德广场系列

     发展轨迹:源于新加坡,1994年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38个城市,已开出64个购物中心,未来3年计划开出50个地标。核心优势是商业运营经验及资源,成熟的创新金融体系。

     痛 点:区域总常被高薪挖走,有些场子已老旧,圈内核心竞争力在下降,但依然是中国外资商业地产开发商霸主

    

     ▲上海来福士

    

     ▲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

    

     ▲上海凯德虹口龙之梦

    

     ▲杭州来福士

     代表项目:新天地系列

     发展轨迹:上海新天地成功开创了瑞安独有的文化类综合体运营模式,进入杭州、佛山、武汉、重庆、沈阳掘金,今年上海虹桥天地也将开业。

     痛 点:这两年卖了一堆资产给基金公司,对大陆的投资正降温。

    

    

     ▲上海新天地

    

     ▲上海虹桥天地

     代表项目:K11系列、巴黎春天

     发展轨迹:香港及上海K11的成功惊艳亚太,艺术体验到彻底,太有范。目前深布局大陆,计划4年开19个。

     痛 点:巴黎春天经营困境

    

     ▲香港K11

    

     ▲上海K11

     代表项目:太古里系列、太古汇

     发展轨迹:英资的绅士般又慢的很情怀的发展商,已适应中国特色,就是合作开发,成都太古里横空出世,上海的兴业太古汇也将开出,目前政府圈热门,最近又被挖去了上海前滩。

     痛 点:开发太能熬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成都太古里

    

     ▲广州太古汇

     代表项目:IFC、APM系列

     发展轨迹:霸主香港很多年,终于在上海开出了IFC,京沪的APM落地,广州天环广场。几年前大举深入中国一二线城市,还拿了上海在徐家汇的地王项目,目前正消化中。

     痛 点:对大陆投资放缓,正努力耕耘内地新项目

    

     ▲上海IFC

    

     ▲上海iapm

    

     ▲北京apm

     代表项目:静安嘉里中心、浦东嘉里城

     发展轨迹:知名爱国华侨的公司,进入大陆后,逐步确立综合体战略,上海成功运作两个项目后,已深入中国二三线城市,进入天津、沈阳、杭州、南昌、郑州、济南。

     痛 点:多元化,转型做商业综合体慢一步

    

    

     ▲浦东嘉里城

    

     ▲静安嘉里中心

     代表项目:恒隆广场系列

     发展轨迹:最早一批掘金大陆的港资发展商,净利及低负债率称道,上海的恒隆广场及恒隆港汇广场是中国商业地产经典,进入二线城市城市后沈阳、无锡、济南、天津开出的恒隆广场也相当成功,目前耕耘大连、昆明、武汉项目中。

     痛 点:影响力、销售不如前

    

     ▲上海恒隆广场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

     代表项目:久光百货系列

     发展轨迹:日系百货经典,久光从上海杀到了苏州、大连、沈阳,如今又杀回魔都,其商业运营及资源确有独特优势。

     痛 点:大陆百货魔咒

    

     ▲上海久光

    

     ▲苏州久光

     代表项目:IFS系列

     发展轨迹:大陆沉寂了好一阵,成都IFS终于顺利开出,商业资源依然雄厚,目前布局重庆、苏州、无锡、长沙。

     痛 点:曾经很迷茫,未来需打拼

    

     ▲成都IFS

     代表项目:正大广场、正大乐城系列、卜蜂莲花

     发展轨迹:正大广场几经波折终于发挥出其地段价值,曾大力推广的卜蜂莲花卖场目前遇困,合作模式开发的正大乐城系列则渐渐显露峥嵘。

     痛 点:正大广场曾折戟好多年

    

     ▲上海正大广场

    

     ▲上海正大乐城

     代表项目:怡丰城系列

     发展轨迹:在新加坡家喻户晓,终于也要掘金中国,在西安及佛山开业的怡丰城,在上海闵行的怡丰城则被诸多人期待。

     痛 点:来的有点晚

    

     ▲上海怡丰城

    

     ▲新加坡怡丰城

     代表项目:上海名人购物中心

     发展轨迹:一直低调发展,扎根一线城市,也拿二三四线城市超低地价的近郊项目。上海的名人购物中心有一定口碑及行业影响力。

     痛 点:抛售物业中,抛的比其他几家慢

    

     ▲上海名人购物中心

     代表项目:广州南丰汇、上海南丰城

     发展轨迹:香港知名财团,一直保守策略,各种合作,又收购信托,目前项目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

     痛 点:来晚了

    

     ▲虹桥南丰城

    

     ▲广州南丰汇

     代表项目:侨福芳草地

     发展轨迹:1995年拿地,2000年开始设计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到2004年才开始建设。一个项目用10年时间,不用说内地地产大佬,即便是香港新鸿基、太古地产也吃不消,北有“乔福芳草地”,南有“K11”,一起玩艺术不寂寞。

     痛 点:投资巨大、开发建设周期漫长、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北京侨福芳草地

     代表项目:荟聚

     发展轨迹:瑞典家具巨头,韬光养晦多年,从饱受租赁物业之苦到自持物业做商业地产,无锡、北京、武汉三个项目,足以证明其模式成功,大尺度空间,多停车位,丰富的业态组合,在这里宜家家居只是一个主力店。

     痛 点:项目都长一个样,扩张还慢半拍

    

     ▲北京西红门荟聚

     代表项目:尚嘉中心

     发展轨迹:系出名门,奢侈品扎堆效应,靴子楼“名声”在外,LVMH集团旗下近20个品牌首先入驻,其中包括Dior、LV、Fendi等。 在它们的带动下,Prada集团、开云集团和历峰集团旗下高端品牌也跟风涌入。不久前被卖掉让LV颜面扫地,一只不给力的靴子。

     痛 点:处在一个尴尬的商圈,奢侈品玩商业地产,败走麦城。

    

     ▲上海尚嘉中心

     代表项目:新光天地

     发展轨迹:日本三越+台湾新光=新光三越,新光三越的大陆名字叫新光天地,传统百货出身,曾经创造了北京新光天地销售神话,被迫与华联分手,品牌在手,自立门户,在苏州开出极具创新意义的第一店,完成了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化的第一步。

     痛 点:与华联的合作很不愉快,痛失北京CBD要塞

    

     ▲苏州新光天地

     代表项目:大悦城系列

     发展轨迹:从2007年北京西单大悦城开业以来至今,大悦城已成18-35岁年轻一代消费者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品牌。

     痛 点:五年20座大悦城目标正在深耕

    

     (来源:壹商网)

    

     精选资讯|行业解读|品牌动态|运营管理

     在这里读懂商业地产

     公众号 商业地产观察|微信号 sydcgc

     主编微信 weifaner8

     投稿/合作 sydcgc@qq.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商业地产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