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请给孩子一个"营养"的未来吧!
2015/8/24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中国的父母,向来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典范。为了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发展,可谓倾尽所有,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然而,在每天到底该给孩子吃些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至今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犯着致命的错误。可悲的是,我们竟然浑然不觉,我们那些无知的做法,也正在扼杀着孩子们的未来,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聪慧的头脑,我们如何想象他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而这一切,都与营养息息相关。

    

     作为母亲,当我越发地关注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我会越加谨慎对待每日里给孩子送入口中的食物。其实我对于营养的初浅关注,还要从我怀孕开始说起,是从买一些孕前保健手册和相关书籍开始,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并仔细研究每一样买回来食物的成分标签。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本我自己爱吃的很多零食,比如薯片,其中人造色素、人造香精(如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这些是一定跑不了的,而这些物质吃多了对于腹中的胎儿自然是大大不利的。说起来自觉惭愧的是,当时虽然知道这些添加剂的危害,偶尔忍不住,还是会买来吃上一包,如今想来还是心有余悸。

    

     现在,每每看到身边一些孩子的妈妈们,仍然在给孩子吃高糖、高有害脂肪、高化学食品添加剂的“三高”食品,就特别想要走过去唠叨几句制止这种行为的继续。心里很想问:你真的知道这样做的危害么?真的知道孩子的所有外在行为表现都会跟这些入口的食物有关系么?

    

     在阅读了《改变孩子一生的营养益智计划》(英国首席营养学家帕特里克·霍尔福德和英国营养学临床专家黛博拉·科顺联合著写)一书后,更是越加强烈的想要与各位母亲们分享一下书中所提及的营养科学精髓,希望妈妈们能够意识到,给孩子吃什么,不仅仅跟他的高矮胖瘦、免疫力强弱有关,而与父母们最关心的“聪明”与否,以及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优劣”表现都息息相关。如下4点精华摘要,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妈妈们觉醒并开始改变孩子的日常营养摄入:

     1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智力、注意广度(也就是注意力耐久集中的时间长度)、专心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反应、精神状态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等诸多因素都与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1]。

     加利福尼亚的伯纳德·芮慕兰博士选取了两组儿童进行比较,一组是采用药物疗法的多动症儿童,人数是1591;另一组则是采用营养疗法的多动症儿童,人数是191人。结果表明,在改善多动症方面,营养疗法的效果是药物疗法的18倍。可见营养方面的小小变化会给青少年造成的巨大影响。对每个人孩子来说情况都是如此,而不仅仅是针对那些患有孤独症、多动症或者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就算你觉得自己的孩子状态不错,均衡优化的营养搭配也能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情绪更健康[2]。

     2食物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及感受,因为儿童的大脑(还有你自己的大脑也是一样!)正是由这些食物转化构成的。

     大脑需要下列5种必备营养:缓释碳水化合物、必需脂肪、磷脂、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如果你能为孩子安排好这5种必备营养的最佳搭配结构及最优摄入量,那么孩子的潜力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此相对应的,还有5种能够危害、扰乱大脑的“抗营养物质”,它们是:精制糖、有害脂肪、某些化学食品添加剂、有毒矿物质及食物致敏原[3]

     3维生素和矿物质使你的孩子聪明又伶俐

     早在20世纪80年代,ION(最佳营养学会)的两位专家(教师兼营养学临床专家格威林·罗伯兹和心理学家大卫·本顿)就合作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选取了60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给这些孩子持续供应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他们获得最佳营养。然而事实上,只有一半儿童补充的是真正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另一半儿童服用的只是安慰剂,当然这些孩子对此毫不知情,都以为自己获得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8个月后,那些补充了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的儿童明显从中受益,智商竟然提高了10多分,而服用了安慰剂的孩子则没有出现任何变化。这项研究曾经发表在1988年的《柳叶刀》(The Lancet)医学期刊上。此后,又有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大多数研究都是依据“推荐日摄入量”的标准进行的,而这种营养水平要明显低于格威林·罗伯兹和大卫·本顿在他们的试验中所设定的营养水平。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即使是这种较低的营养标准也能使儿童的平均智商提高4.5分[4]。

     4今天的孩子是否正经历着一场“童年生活危机”?

     儿童染上精神疾患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孤独症、学习障碍、多动症以及敌对行为可以说是曾出不穷。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次优的营养状况”[5]。营养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巨大的影响,遗憾的是,这个重要的信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大多数的儿童精神治疗医师和儿科医生都没有认识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对于治疗儿童的精神疾患具有何等重要的正面影响。很多常见的营养不均衡状况会恶化儿童的情绪反应,使孩子缺乏动力。这些状况主要有[6]:

     A. 血糖不均衡(通常是因为摄入过量的糖类及咖啡因引起的);

     B. 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B3、B6、B12、叶酸、维生素C、锌、镁以及必需脂肪酸);

     C. 人体缺乏色氨酸和酪氨酸(神经递质的前体);

     D. 过敏反应及敏感反应。

     如果能够保证孩子获得最佳的营养摄入,那么不但可以使儿童的情绪状况有所改善,而且还能让孩子充满干劲和动力,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勇敢地战胜挫折[7]。

     回想起,2个月前儿子班主任与我的一场谈话,我确信为此找到了充足的理由。隔了一个为期4个月的、史上最长的温哥华暑假,新升二年级的儿子由于跟我一起回国而延迟了回校报到的时间,也正因为延迟,他得以被分回到了一年级同一个班主任的新班,成为老师的“旧爱与新欢”。开学不久的家长单独谈话,班主任对我说:“我非常惊讶于Rain的成长,没想到一个暑假没见,Rain目前在班级上的行为举止表现比较突出,已然超过他实际年龄应该达到的程度,体现为更加成熟、自控力也大大增强。自信力以及对于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提升的很是迅速,虽然与本地出生的孩子还有差距,表达的没有那么丰富和流畅,但是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他正迎头赶上!”

    

     当时还真琢磨了一阵子原因,想着可能与暑假充分的运动,外出旅行的见多识广有关,或者就是自然的成长。而今,我确定,这一切的表现应该皆与从今年5月份开始,在专业的指导下规律性地为其补充儿童基本营养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和ω-3必需脂肪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