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糖尿病治疗膳食主食杂粮米饭介绍及饮食指导
2016/3/11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回复数字“119”查看更多关于糖尿病文章。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2型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作者介绍:

    

    


     龚沺沺: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

     2013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曾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从事妇产科工作3年。

     擅长:孕期营养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支持及饮食指导。

     专科门诊:每周一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门诊地址:门诊综合大楼二楼

     门诊电话:8609318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有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因高血糖和糖尿所致的三多一少及糖尿病并发症症状,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造成残废或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更多,患病率也不断增长。其原因有:

     ①遗传因素;

     ②饮食中动物性食品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量迅速增加,运动量则明显减少,使更多人具备了患糖尿病的社会经济条件;

     ③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故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也在迅速增多;

     ④诊断率的提高使糖尿病的发现率也在不断提高;

     ⑤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也是引起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

     营养治疗

     1.糖

     ①健康膳食中应包括来自全谷类、蔬菜、水果及低脂含糖的食物。

     ②正餐和加餐中所含糖类的总量较糖类的来源或种类对血糖的影响更为重要。

     ③蔗糖与等能量的淀粉相比并不更大程度的升高血糖水平,糖尿病人不必禁用蔗糖和含蔗糖的食品,但应计算在糖类的总量之中。

     ④在每日允许摄入的用量之内,使用经批准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

     2.膳食纤维

     使用大量的纤维对血糖和血脂带来有益效果。我国营养学会推荐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30g,或每千卡13g。

     3.蛋白质

     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对蛋白质代谢异常的程度较葡萄糖代谢要少,在2型糖尿病中已证明中度高血糖会增加蛋白质转换,提示蛋白质的需要增加。研究显示,摄入蛋白质并不增加血糖浓度,此外,摄入蛋白质能增加胰岛素应答,但不升高血糖浓度。蛋白质不能用来治疗急性低血糖或预防夜间低血糖。

     4.脂肪

     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升高,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故糖尿病人必须重视调脂治疗,而临床试验的表明,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资料显示,饱和脂肪酸供能每升高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约升高2%,反之,饱和脂肪酸供能每减少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约降低2%。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主要有动物油脂、肥肉、禽类皮下脂肪、黄油、奶油、全脂奶等。

     ②反式脂肪同样也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故摄入宜降到最低限度,建议少用氢化植物油制成的人造黄油、起酥油及其制品。

     ③单不饱和脂肪酸用以代替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也不增加甘油三酯。建议单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为10%~14%。来源主要有野茶油、橄榄油、菜籽油等。

     ④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略有降低,建议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为8%~10%。主要来源有玉米油、红花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芝麻油、核桃油等。

     ⑤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患者,出之低密度脂蛋白外,还要把减轻体重作为主要目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适当限制主食。

     5.能量

     肥胖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所以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减轻体重。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丢失后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血脂与血压。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2016 年 3 月 10 号上午8:00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65854 名。

     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中国临床营养网更多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