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受
2016/6/1 健康部落

     原标题

     子欲养而亲不受

     文|周尔玺

     今天查房,有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出院,身边围绕着4个子女,争先恐后要接她回家。

     “我哪里都不去,我要回老家”。老太太摇头如同老拨浪鼓,虽说慢点,幅度不大,但是毫无商量余地。

     “大夫,您帮我们劝劝。”子女们把我当作救命稻草。

     “真想让我劝?”

     “是啊。”

     “那我劝你们,尊重老人的选择,送她回老家。你们如果有时间,每周回去一个人陪她一天。”

     老太太舍命拉住我的手,感激不尽,仿佛我是她儿子,其他都是外人。

     十几年前,母亲七十多岁,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也商量如何给老人养老,也出现了相似的一幕。

     “只要我还能做饭走路,哪里也不去。走不动了,再随你们。”

     最后还是让母亲住在老家,不时回去探望。

     为什么那么多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甘愿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放弃儿女的照料,孙子的绕膝之乐,义无反顾地留在艰苦的老家独自生活?他们真的是老糊涂了吗?

     这就需要普及一下心理学常识。让我们了解一下美国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种需求是由低向高排列,在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前,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指食欲、性欲,这个需求在老家与城里,没有区别。

     安全需求,差别可就大了。老太太熟悉老家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条狗她都认得。在城里,她可能连路都不认识,到处都是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怎么可能会有安全感?

     社交需求呢?老家有街坊邻居,可以随意串门、聊天,家长里短、七姑八姨,多么快意!城里呢?儿女上班,孙子上学,想跟周围的老人聊天,人家很可能都听不懂你的话,即使听懂了,谁有心思、有时间跟一个农村老太太聊天?

     尊重需求,除了你是母亲、奶奶的身份,谁会尊重你?可是老家就有,仅凭你的年龄,你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还有价值的问题。老太太在老家,可能会一门手艺,可能会热心给人家说媒,可能会排忧解难,调解纠纷。在城里,她会什么?不会用电器做饭,不敢出门买菜,没有熟人,没有朋友。

     我的大学同学,在大城市发达之后,接七十岁的母亲进城享福。此前在老家,母亲天天爬山,能够拖一百多斤树枝柴禾回家。结果进城不到半年,郁郁而终。

     真正的爱是尊重。笼子里的鸟,不是你爱的鸟。爱就要放手,对子女如此,爱人如此,有时候,对父母,也是如此。

     新阳光原创作者招募中

     查看详情

    

     责任编辑:公元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投稿邮箱xyg-xl@qq.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部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