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参上火吗
2015/10/22 人参

人参是“百草之王”“百补之王”“百药之王”,这些称谓是几千年来中国的历代著名医药学家们经过无数次临床应用而赋予人参的荣誉。
中国是人参的宗主国,中国人民发现并应用人参已经有五千年历史了。在清代以前,人参一直是专供皇室的贡品,只有皇室成员和名望贵族才能有资格、有机会享用到人参。人参价格一直高出黄金许多倍,在现代,也不乏几十万、上百万乃至千万元的上等人参被富豪们争抢。
笔者试问,古代的帝王贵族和当今的富豪食用人参是为了让自己上火吗?
人参的功效和服用方法由于一直宣传较少,许多国人“只知人参之名,不知人参之用”,某些中医和西医竟然说“人参上火,不可轻用。”
什么叫上火?中医把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流鼻血、大便干燥或鼻腔黏膜、口腔粘膜、结膜等发炎的症状叫上火。

对“人参上火,不可轻用”之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称这类医生为“庸医”。他说:“庸医每谓人参不可轻用,诚哉庸也。”“谓人参补火,谬哉。夫火与火气不两产,元气胜则邪火退。人参既补元气而又补邪火,是反复之小人矣,何以与甘草、苓、术谓之四君子耶?” 这句话是说人参补的是元气,不补邪气,若人参元、邪两气同补,岂不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怎能和白术、茯苓、甘草同称为四君子呢。

清代医学家张璐在《本草逢原》一书中尖锐地指出那些庸医听信“市井愚夫”的瞎说的严重后果。他说“市井愚夫,乃交口劝病人不宜服参,医者又避嫌远谤,一切可生之机,悉置之不理。殊失本经除邪气之旨矣。古今诸方,表汗用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解热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攻下用黄龙汤,领人参深入驱邪,即热退神清。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人参,何为今日医家,摒绝不用,以阿谀求荣,全失一脉相传宗旨。”
人参极为珍贵,且药力十足,故食用要掌握方法和用量。用量过大产生的不适反应是人自己犯的错,非人参之过。
人参每日服用多少合适呢?根据人参品种,身体情况,食用目的,服用人群年龄不同,服用量也不同。

韩国是个全民族都喜爱食用人参的国家,韩国大印韩医大学的韩商植教授经过多年测试观察得出结论,常吃人参不会升高体温,不会上火。韩国专家认为,吃干人参,成年人每日不超过6克,儿童不超过2克。在中国,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将人工种植五年以下的人参批准为新资源食品,规定每日服用人参(干品)不大于3克。故鲜人参每日服用量为10克左右。
上面说的是人工种植人参的用量,纯野生人参的用量,比人工种植的用量要少很多。成人每日用野生人参量不能超过0.3克。鲜品1克。15年以上野山参干品用量成人每日不能超过一克,鲜品3---5克 .以上皆为日常保健用量。如治疗病人,须遵医嘱。
所以,人们只要按照规定的用量服用人参或人参制品,即便天天吃(神农本草经曰:久服轻身延年)也不会有所谓的‘上火’。大家不要道听途说,可以自己体验。如果少数人因为体质原因,对人参呈现一种排斥反应,就算是正常服用量,也会感觉不适的,这也不是人参的过,是体制差异造成的。就想很多人一吃海鲜就过敏一样。可以停服一周后,在继续服用。一种感冒药治不了所有感冒,每个人感冒选择的药也不同。
“人过三十,天过午。”一般的讲,一个人到了30岁,体质就到了抛物线的顶端,身体也渐渐不如三十岁之前,精力也大不如前,主要是元气的消耗,而食用人参,就是补上体内消耗的元气。
吃人参,不上火!
传播人参文化 传承中医哲学
中医基础学习养生群 467018222 每天晚上7点到8点上课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人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