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治感冒的,不要一感冒就挂点滴(值得收藏)
2015/12/1 人参
【中成药治疗感冒】
中医治病讲辨证,感冒须辨证是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还有半表半里证、寒中夹湿证等等。这对于一个不懂中医的人,要分清的确很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紧紧抓住临床症状,就不难区分了。
一,风寒表证,感冒初起,临床症状:恶寒【怕冷】,发热【热不高】鼻塞,流清鼻涕,头痛,咳嗽,吐痰清稀,且吐白色有泡沫的痰,痰味有咸味,舌苔淡白色,可用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解毒颗粒,四季感冒片,伤风停等。如果是属于风寒感冒咳嗽,刚刚患病,用通宣理肺丸疗效不错,也可用风寒咳嗽丸或止咳宝片。
二,风热表证,临床症状:恶寒,发热【热比较高】,咽痛,咳嗽,吐痰粘稠,色黄,鼻涕粘稠色黄(区别风寒、风热的重要症状,风寒感冒流清鼻涕,风热感冒鼻涕粘黄),小便黄色,服用银翘解毒丸,复方金银花颗粒,感冒清胶囊等。风热感冒咳嗽可用:清肺化痰丸,强力枇杷胶囊,肺力咳胶囊等。
三,表寒里湿吐泻证,【西医谓之胃肠感冒】,临床症状:恶寒发热,上呕下泻,腹痛,是水泻,舌苔白腻,服用藿香正气水,【成分中要含酒,无酒疗效差,如果小儿用就不要用含酒的了】,这里有一个真实故事,一个旅游团在瑞士登雪山,一个澳大利亚游客受寒,上呕下泻,瑞士西医为了防止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当然是输液,冰冷盐水加重了病情,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单,一位台湾游客懂得一点中医常识,说他带有藿香正气水,是否可以试试?两支藿香正气水服下,吐泻即止,转危为安,病好了,这位游客是澳大利亚一个金矿老板,为感谢救命之恩,坚持要送一辆奔驰给台湾游客,消息传到澳大利亚,藿香正气水价格暴涨,很快脱销。
四,表里寒湿积滞证,临床症状:恶寒,发热,身热无汗,关节酸痛,浑身不舒服,不思饮食,有点呕吐,有的患者有腹泻,舌苔腻苔【口中发粘】,服用五积散。【所谓五积:是指气滞、血郁、痰凝、湿阻、食积】表里寒湿积滞证与表寒里湿吐泻证区别是,一个是体内受寒,如饭后吃冷饮,体内受寒致病,一个是外感风寒致病。
五,时行感冒,西医谓之流行性感冒,有传染性,临床症状:高烧、咽喉疼痛、咳嗽、小便黄、舌苔黄,应用【伤寒】方无效,清代温病学家吴瑭创制出名方:银翘解毒散,是治疗时行感冒最佳方剂,现有成药:银翘解毒丸,可惜制药者忘记了吴氏的用药加减,吴氏告诫: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咳者,加杏仁利肺气,热渐入里,加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冬、生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制药厂只是用吴氏基本方,临床应用有效,但是退热、止咳的疗效差,故在使用时,加用西药芬必得或散列通退热。现在有一个新药:连花清瘟胶囊疗效也不错!流行性感冒多是病毒引起,中药抗病毒的药有,四季抗病毒口服液,蒲公英颗粒等。
六,半表半里证,又谓之少阳证,临床症状:寒热往来【一时发热,一时退热】,胸胁苦满、咽干口苦【因病在少阳胆经,故有口苦】,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头晕目眩、舌质淡红、苔薄白。何谓半表半里,病邪尚在表未完全入里,邪正相争,力量相当,服用小柴胡冲剂,可立即见效。还有妇女月经期间,经水适断,并见寒热往来,下腹或胸胁满痛者,服用小柴胡冲剂,疗效也好。
以上六种大家可以试试看灵不灵?如果疗效不错,请将使用心得体会告诉更多的人,分享中医药的成果。如果自己还是拿捏不准还是请找专业的中医师就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人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