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嘴唇看出脏腑的健康状态
2015/12/18 人参

导读:在中医上,嘴唇对应的是脏腑,从嘴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脏腑,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现代医学也认为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灵敏地反映内脏的疾患。
从嘴唇看脏腑
将口微闭,自两口角画一横线,再自鼻中沟经上、下唇中央画一垂直于两口角的竖线,将口唇分成四等份,再划两条过直角中点的斜线,将口唇分成了八等份,每份为一个八卦方位,每个脏或腑分配在一个方位上,然后根据每个方位上的形态、色泽等来判断生理、病理变化。

乾1——属肺、大肠。肺热发烧病人,多在口唇下方起疱疹。
坎2——属肾、膀胱。急性肾炎的病人此处红紫,慢性肾炎的病人此处暗黑。
艮3——属上焦、膈以上,胸背部、胸腔内脏器、颈项、头颅、五官。凡是上焦火旺的病人此处易起疱疹、口角溃烂。
震4——肝胆区。凡是肝胆有湿热、瘀热、肝胆火旺者,均有疱疹或肿胀、痛、痒等。
巽5——属中焦。凡是中焦疾患(包括膈肌以下,肚脐以上,上肢部,腰背部及其内脏器官)均在此处有胀肿、疱疹等。
离6——属心、小肠。凡心经有热、小肠经有热,鼻唇沟右侧起疱疹。
坤7——属脾和胃。凡是脾、胃有病的均在此处有疱疹或红肿。
兑8——属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部、腰骶部、盆腔、泌尿生殖系统)。凡是下焦有湿热、瘀血者,均易在此处起疱疹、肿胀、烂口角等。
从嘴唇的形态看疾病
唇有上下两片,离则口开,合则口闭,唇的形态与口的形态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里所讲的唇的形态,绝大部分是讲口的形态。
1.唇燥裂口
唇干燥裂开,表面粘着一些零碎的小皮膜,甚至裂口较深而渗出一点血来,是燥热津亏所致,患热病之后往往有这种情况,有些人不耐秋冬的干燥天气,也会这样。

2.唇红肿
口唇的大部分或局部红肿,肿起最高的地方生了个小疮,初起似豆,其后大如蚕茧,坚硬而疼痛,甚至发热恶寒,一般叫做唇疽。
如果肿处在口角,形如粟米,色紫坚硬,又痛又痒,叫锁口疔。这些病都是邪毒壅结所致,要赶快治疗,不然就可能发生全身的严重病症。
3.唇生疱
疹唇的某些部位生个小疮,如米粒或高粱米大小,聚集在一起,这叫唇部疱疹。
疱疹的每个小疱里面,有一点黄色透明或浑浊而带血的液体,数天后结痂。疱疹周围的皮肤并不红肿,稍痒而不适,疼痛不明显,一般自行痊愈。在疱疹出现的同时可考虑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及麻疹。
4.唇裂
唇部裂开一个大缺口,系先天畸形,这叫唇裂,大都在口唇,有单侧,有双侧,轻的裂到唇四面,重的甚至裂到鼻孔。
5.下唇内面有颗粒
下唇内面粘膜上有细小颗粒,呈半透明突起,这是蛔虫病的象征。
6.唇翻上
唇向上翻,人中已满,那是脾阳已绝的征象。
7.下唇有肿块
下唇红,唇外缘有凹凸不平的肿块,基底坚实,容易出血,其后表面破溃糜烂,有臭味,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唇癌。
8.口唇歪斜
口唇歪斜,张口时特别明显,或与舌歪并见,也常见口角流涎不能自禁,这是面瘫或中风的征象。
9.口张不闭
口张不闭合,两目瞪圆,双手舒展,呈惊恐的形象,那是大惊卒恐所致。张口呼吸,气之出入既短又频,即所谓短气,那是肺气衰和肺痿的征象。
如果开口不闭,只见气呼出不见气吸入,出气多入气少,那是肺绝险恶征象。另外,口中生疮、癫痫、中风脱症、痉病也有口开不闭的现象。
如果神志不清,口开作圆形,即所谓口如鱼,气出多而返少,也是非常险恶的,以前认为是死症。
10.口闭不开
口闭不开就是口噤,“噤”读音同禁。前面说的癫痫、痉病以及中风的闭症、妇人子痫,还有破伤风、急惊风等症,都可能出现口噤不开。
此外风寒乘袭或热极神伤,也可因筋脉拘急而出现口噤不开。口噤不开与口张不闭都是病症严重的征象。但是单凭这么一个征象难以断定是什么病症,要与问诊合参。
11.口撮
唇口收缩变窄变小,不能开口,叫做口撮,“撮”音搓。口撮多因肝风引起,每与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一些严重的征象并见。
如小儿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就口撮不能吮乳,这也是一个险恶征象,有时由于痉痛后出现口撮的现象,这就未必是险恶征象。
12.口唇颤动
口唇的颤动是有区别的。时开时闭,频频运动叫做动,动是不规则的,多由于烦躁,常在抽搐将发作或神志不清而昏迷未深的时候产生。颤动兼牙齿格格作响,往往与身体发抖并见,且较动为快,似有节奏。
如因恶寒严重而引起,称为寒栗鼓颔。疟疾发作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
中医唇色望诊
唇色望诊,是观察唇部的色泽变化,来判断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以预知人体所患病症。正常人的唇色红润、明亮,若唇色发生变化则为病色。

1.唇色淡白
多见于失血过多,或妇女带下、崩漏。乃属气血衰少,这种人多数为不孕症者。
2.唇色红
多数为热证,但有虚实的不同,一般常见以下几种唇色:
①唇如胭脂红色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凡见此唇色者,验其大便,必有蛔虫卵。如兼紫色,略见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虫症。
②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见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③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合缝处,隐见烟熏色,此为三焦热炽之象。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淡白无华,此为脾胃虚寒。
④唇色干红多因血热之故,症见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见失血征象。
⑤唇色绛紫红多见于气血瘀滞,病见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缺氧等症。
3.上下唇异色
上唇红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多见能食易泻而赤、四肢困倦,此为胃热脾寒之象。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为胃冷脾热之兆,症见欲呕、不思饮食、头昏、胸痛。
4.唇色发黄
多因饮食内伤,兼湿热郁于肝脾之故,症见精神倦怠,四肢困乏,头晕等。
5.唇色发黑
为痛极、寒极、呼吸困难,是肾气绝的表现。此外唇黑又有深浅之别,证有寒热不同,病有轻重之分。
①唇色灰黑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象,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便黄,有时略感恶心。
②唇色乌黑皮厚此瘀热壅于上焦,肺气失于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此种现象多见于老人,症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
③唇微黑兼紫红多为内实之邪瘀积在腑,症多见心烦、口千思饮,腹坚满微痛,夜不得寐等象。
④唇紫黑如猪肝此系瘀血攻心之象。多见于产妇血晕及剧烈的心绞痛。
此外,若唇上出现黑色斑块,口唇边缘有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狄森氏病);若在唇部、口角,特别是下唇及口腔粘膜上有褐、黑色斑点,有时很密集,没有不适的感觉,则可能在患者的胃肠道中发生多发性息肉。
6.唇色泛青
多为气滞血瘀,主寒、主痛,易罹患急性病,特别是血管性病变,如血管栓塞、中风等急暴之症。
7.唇色发紫或有黑色斑点
是患梅毒的表现,这种人即使不是梅毒病人。也是维生素C缺乏。
8.唇色发蓝
是病情危重。肝胆急性疾患、卒中暑毒,唇偶呈浅蓝;如唇肌枯萎无华,唇色发蓝,是肝脏之真气将败,病多难救。唇呈紫蓝色,是贫血以及心脏病的表现。
9.唇粘膜异常色斑
可预报内脏疾患。如下唇粘膜有紫色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融合成不规则形,色紫黑,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考虑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人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