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借伞的智慧,看破不说破!
2016/8/25 人参

     《孔子家语·卷二》记载孔子借伞的故事。

     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具,正好路过子夏的家。

     子路提议说:“咱们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吧!”

     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

     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

     孔子感慨地说道,“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这样,咱们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

    

     本来可以顺道到弟子家借用雨具,但孔子的想法是: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既然子夏惜财,我们就不要难为他。否则处久了,难免产生隔阂。的确,人各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交际中,我们要顺着他人的特点,照顾别人的感受,不强人所难,不让人家做不想做的事。别人知道你体贴他,自然会反过来为你着想。

     孔子看看破了子贡的吝啬,但孔子没用指责他,反而是表现出一种理解和宽容。

     只有我们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才能不至于因为唐突而让别人难堪,难过。

     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就是需要看破不说破的态度。

     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说破,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容忍别人,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西方大哲学家叔本华有一篇文章《生活,也让别人生活》。

     叔本华说,一个人的性格定型以后,就很难再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我们自己的“秉性难移”。假使我们能看出别人对方身上的弱点,我们不应该自鸣得意,更不应该严厉地批指责别人,而要尽可能的容忍宽容他。

     “为此原因,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

     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的作用,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这就是“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这条格言的含义。

     这种做法虽然合乎理性,但具体实施却并不容易。谁要是能够一劳永逸的躲开那许许多多的人,那他就是幸福的。

     要学会容忍别人,我们不妨先利用死物锻炼我们的耐性。物件由于机械和物理的必然性顽固的妨碍着我们。

     每天我们都有这样练习的机会。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在这种练习中获得的耐性应用在人的身上了。

     我们让自己习惯于这样的看法: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严格的发自本性的必然性,它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

     所以,针对别人的行多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测试题 看看你的性格,真的很准

     这是一个著名的视错觉图:这个转盘只有黑白两色,但它在旋转时,人会看到其它颜色,而且每人看到的颜色各有不同。第一眼看到的颜色决定你的性格!

    

     小编将答案隐藏起来了,关注我们,回复“转盘” 就能知道你看到的颜色代表的含义,真的超准。

     传播人参文化,传承中医哲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人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