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别再随便发朋友圈了
2016/10/4 人参
国庆黄金周,举国同庆,不少朋友都会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出游照片,与亲朋分享。在这里,小编也要提醒下平时爱发微信朋友圈的朋友:
从10月1日起
你在微信朋友圈里说的每一句话
日后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不仅如此
微博

贴吧

还有短信里面说过的话,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网页、博客、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等信息,文档、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文件属于电子数据。
此外,按照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电子数据面临被篡改或灭失“危险”时,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检察长可批准采取冻结电子数据、锁定网络应用账号等方法对其冻结保全。

当然,大家也不必慌,只有实施了犯罪,这些信息才会作为证据被收集!



警察提醒
朋友圈发下面这些内容可能坐牢!
1群主监管不力触犯法律
浙江的谢某建了个微信群,人挺多,每天发言的人也不少。几个月后,张某进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张某发了120多条黄色视频,以逗大伙儿开心。
后经警方调查取证,谢某和张某一起锒铛入狱。张某因触犯刑法,被判传播淫秽物品罪。谢某作为群主,因没阻止群友传播黄色视频,没负起监督管理职责,与张某构成了共同犯罪。
所以别以为群主很好当,当群主有监管责任,糊涂不得!
2微信传谣是犯罪

朋友圈,就像谣言大熔炉,形形色色、真真假假,让人难辨真假。去年9月,湖南浏阳有四个人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有犯罪团伙来浏阳抓儿童、挖器官”的谣言被拘留罚款。
请记住,造谣传谣都是犯罪!

小贴士
除此之外,以下7种情况少在朋友圈晒!
1全家福照片少晒
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包括姓名、幼儿园和学校的地址等。上下学路线、上下班路线也要少发。
2晒娃有不小风险
有些爱晒孩子的家长没有关掉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骗子就是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来成功获取信息的。
3外出行程要保密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不要“晒”。
4贵重物品要少晒
对于女性来说,贵重饰品、名牌包等少“晒”为宜。
5个人信息不要晒
不用怀疑,坏人也会使用大数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照片中不要出现特征明显的东西,例如你的家门钥匙、车牌号码,更不用说身份证、驾照和护照了。
6突发状况别乱晒
外出购物、旅游、驾车,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道路堵塞、发生交通事故等。这类信息在不掌握真实情况前不盲目散布、转发,不然可能会引发恐慌,或被编造成谣言转发、扩散,产生负面效应。
7抱怨牢骚要少晒
对于自己在情感、工作上的问题,牢骚、抱怨类信息也应少发,既容易引起不怀好意的人注意,也有损人际关系。
测试你的漏财指数
你在生活中是一个比较容易漏财的人吗
以下这一组图片,你第一眼看过去,会喜欢哪一张呢?

小编把答案藏起来了,关注我们回复“漏财”
查看自己的漏财指数
传播人参文化,传承中医哲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人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