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中暑病人多了,你会处理吗?
2016/6/21 掌上医讯

     导语

     中暑病人多了,如何处理吗?

     中暑,是指在烈日下或高热、高湿、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 汗腺功能衰竭,人体内热量不能散发,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导致神经中枢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中暑分级和临表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可将中暑分为三级:先兆中署、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先兆中暑

     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升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

     重症中暑

     中暑重症中暑以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

     热射病:

     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

     典型表现为高热( >41 ℃)、无汗和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等

     热痉挛:

     主要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大量出汗使水和钠盐过多丢失,使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由于出汗过多、口渴,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以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而引起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及呃逆

     热衰竭

     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亦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继而又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重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诊断依据

     有高温环境中作业或烈日曝晒史,可有口渴、头晕、多汗或皮肤干热、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等上面对应临床表现。

     救治原则

     1、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2、有缺氧指征者予以吸氧

     3、给予体表物理降温,高热者同时药物降温,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静脉滴注

     4、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同时酌情选用多巴胺、山莨菪碱静脉点滴

     5、 有脑水肿者酌情选用20%甘露醇、糖皮质激素静滴

     6、 心跳、呼吸骤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复苏

     7、 其他对症处理

     各型中暑的治疗

     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处理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疑有循环衰竭倾向时,可酌情给予葡萄糖盐水静滴

     体温升高者应及时行物理降温

     热痉挛与热衰竭的处理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

     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

     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

     热射病的处理

     物理降温

     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

     有条件时可将患者除头部以外浸在4 ℃水浴中

     药物降温

     1、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

     2、病情紧急时可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mg稀释于5%葡萄糖液100-200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

     对症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2、烦躁不安或抽搐者,可用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钠0.1-0.2g/次肌注

     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脑水肿、肺水肿

     5、应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脑细胞代谢活化剂

     6、防止心、肾、呼吸功能不全,防止感染等

     来源:医学之声

    

     感谢您的医路支持,掌上医讯粉丝专属活动一波接一波。回复“活动”,惊喜多多!小编友好提醒,这一次产科医生、儿科医生,请别走开,快来领取吧!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掌上医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