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汇】这样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你怎么看?
2016/6/30 掌上医讯
导语
明日(7月1日)起,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6月29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公开倡议合理输液。请看原文:
医务同道们:
当输液成为医疗行为习惯,当输液架森林成为医院日常风景,当输液瓶堆满护士治疗台的时候,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开出的输液是否都安全?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输液?我们是否有必要让那么多输液耗费护士和患者宝贵时间?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输液并不安全,输液也并非全为必需。
众所周知,合理用药是医疗质量的基本要求,合理用药是医疗安全的基本条件,这是医界的共识。面对惊人的海量输液现象,面对输液带来的潜在损害和资源浪费,我们需要尽快行动起来,需要为此做出医者应有的改变。去年以来,多个省份陆续取消门诊输液,这充分说明政府和医院对改变不合理输液现象的重视和决心。但仅有政府行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全体医务同道的意识和行动。
为此,我们,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向全国医务同道倡议:
1.积极普及输液安全意识,提高社会输液认知,降低患者主观需求。
2.坚持合理输液,杜绝不必要输液。
3.坚持合理用药,杜绝药物滥用。
4.坚持安全用药,确保患者安全。
用正确的药,输必需的液。杜绝不合理用药,杜绝不合理输液,这才是最大的用药安全。
同道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携起手来,立即行动,为改变中国医疗不合理输液现象而共同努力!
倡议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全体医务人员
2016年6月29日
无独有偶,明日(7月1日)起,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点击查看“限抗令”大蔓延!各省门诊停止输液时间表)
大医院的门诊输液就该一禁了之吗?我们来看看这位医生的看法。
最近,江苏二级以上的医院门诊输液从7月1号后全部禁止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老百姓也在讨论,更或莫衷一是。这几天,医院也在院内醒目的地方贴了公示公告,也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广而告之。
然大医院的门诊输液就该一禁了之吗?这么多年来,老百姓生病总是要去大医院,也总是近乎迷信的认为,输液比吃药好的快,效果好。只要身体一有不舒服,首先想到要挂水,感冒发烧要挂水,头疼脑热也要挂水,甚至有些人固执的认为,需要挂点什么“补品”......这些病人一到门诊,就要求挂水,医生怎么办?实际上,这种新政实施得还不够彻底和坚定,其实挂水输液在小诊所,基层社区医院也不少。这次明确规定二级医院以上的门诊禁止输液,而对二级以下的基层医院,甚至诊所却没有规定。应该说,当下输液滥用成灾的地带在于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包括那形形色色的各类诊所。滥用输液导致的医疗事故,也大多数发生在私人门诊,因为抢救能力难以媲美大医院。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习惯,应该一视同仁,这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也是下了比较大的决心,可是应该就医者无论到哪一级医疗机构求医,都可以得到同样规范化的接诊。不能说二甲以上医院管理得非常规范严格,但是到了二级以下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或者私人门诊,又变成另一种过于宽松的、向下滑的标准,让就医者和公众无所适从,甚至心生歧视和厌恶。相关部门领导认为,这样就可以引导病人合理就医,双向转诊,但问题就能有好的解决吗?基层社区,甚至私人诊所他们水照挂,抗生素照用,由于相对于大医院来讲,他们的急救抢救水平有限,于是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似乎更不能得到保障,这貌似已经越来越背离了改革者的初衷。
大医院院门诊输液该一禁了之吗?这种改革是否可以来得更彻底更精细一些呢?否则,大医院禁,基层医院甚至私人诊所放手不管,似乎失去了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医疗都是轻预防重治疗,所以生病的人越来越多。现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节奏演变为生活的主题。吃饭要求快,有快餐;但凡有个小毛小病,听人说挂水好得快,就要求输液挂水。于是,医疗技术被滥用成灾,失去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爱护。
怎样改变过去那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毛病。我认为所谓的抗生素滥用无非是指我们得到抗生素太容易,于是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管住医生的处方权,如果一旦发现医生乱开抗生素就会处罚,重者吊销医生执业证,管住药店得抗生素经营权,必须要有医生的处方权才能售卖抗生素,加强对处方医生和药店经营人员的监管,加强对广大人民的医学知识普及教育,改变过去那种轻预防重治疗的情况......我想假以时日,主管部门不需要发通告,也没有那么多人要输液治疗了。
——江苏镇江第四人民医院曹启军
来源:掌上医讯,声明:本文引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倡议书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觉得此文不错,手动赞下小编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掌上医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