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挑战大赛连载第1期】复杂的重叠综合征,你怎么看!?
2016/9/11 掌上医讯

    

     导语

     8月,掌上医讯病例挑战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大家的踊跃参与和积极分享!

     为方便大家更好地学习提高临床水平,我们特整理成专题《病例挑战大赛病例集锦》以连载的形式进行发布,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本次挑战活动获奖用户,今天是第1期《复杂的重叠综合征,你怎么看!?》

     特别说明:本病例来源于掌上医讯病例挑战大赛,感谢认证用户圣艮山为我们提供精彩病例!

     患者:

     王XX,女,64岁。

     主诉:

     黄疸、口眼干燥11年,双下肢肿、腹胀半年。

     现病史:

     患者199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小便色黄,伴乏力、纳差、恶心、厌油,并出现口干,进干食需水送服,眼干。

     入院查:

     血常规:WBC 3.7×109/L↓、HGB 98g/L↓、 PLT 86×109/L↓;

     肝功:ALT 77U/L↑,AST 51U/L↑,ALB 3.5g/dl,DBIL 4.88umol/L↑,GGT 619U/L↑,ALP 256U/L↑,TBA 28.9umol/L↑;

     自身抗体中AMA1:640-1280,AMA-M2(+);抗ENA抗体、ANA、抗ds-DNA、Acl(-);免疫球蛋白IgM 7.24g/L↑,IgG 22.3g/L↑;蛋白电泳中r 25.1%↑;ESR、CRP、RF、补体、LA未见异常;HAV、HCV、HEV抗体(-);

     腹部B超:肝剑下2.3cm,门脉1.4cm,脾厚6.9cm,肋下4.5cm;

     唾液流率“0”;

     腮腺造影:主导管腺内部分扩张,分支导管扩张,末梢导管斑点至小球状扩张;

     唇腺活检:导管周围及间质散在的淋巴、浆细胞浸润;

     眼科检查符合“双眼角结膜干燥症”。

     予强的松龙50mg qd,CTX 0.4g iv 1次/月,肝泰乐100mg tid保肝治疗,住院期间PLT最低50×109/L,仅应用1次CTX,出院时PLT 59×109/L↓,患者黄疸消失,乏力减轻。

     患者出院后自觉口干、眼干、乏力、纳差、厌油、明显减轻,仍持续黄疸,应用强的松龙50mg qd,1个月后开始减量,每月减5mg,至20mg qd后每月减2.5mg,至10mg qod维持;CTX 0.4g iv 1次/月,用至8g停药。

     2000年4月开始服用熊去氧胆酸150mg tid或优思弗250mg bid。

     2001年5月查ALT 178U/L↑,AST 108U/L↑,6月来我院门诊就诊,考虑病情活动,加用MTX 2.5mg→10mg 1次/周。间断测血常规正常;ALT80-150U/L↑,AST 83-100U/L↑,GGT 480-767U/L↑, ALP 342-480U/L↑;AMA 1:160,IgM 5.2g/L↑,IgG正常。2003-2007年持续应用强的松龙10mg qod、MTX 10mg 1次/周,并长期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监测肝功能:ALT 117→93U/L↑,AST 86→95U/L↑,GGT 485→416U/L↑, ALP334→416U/L↑。

     2007年11月外伤后需长期卧床,自觉营养不足,2008年底乏力明显,并出现双下肢肿,尿量减少,纳差、腹胀,间断服用氢氯噻嗪25mg qd后水肿可减轻。2009年3月自觉腹部膨大有腹水,持续双下肢水肿。

     4月底我院查:

     血常规:WBC 7.5×109/L、HGB 118g/L↓、 PLT 98×109/L↓;

     肝功:ALT 34U/L,AST 68U/L↑,ALB 2.9g/dl,TBIL 81.3umol/L↑,DBIL 56.2umol/L↑,GGT 250U/L↑,ALP 380U/L↑,TBA 41.6umol/L↑;

     电解质K 2.9mmol/L,Na 133mmol/L,Ca 2.07mmol/L;

     肾功能正常;

     便OB弱阳性;

     腹部B超:肝弥漫性病变,门脉稍宽(1.5cm),脾大,双肾弥漫性病变,腹腔积液。

     现患者乏力,双下肢水肿,腹胀,轻度胸闷,食欲差,厌油,小便黄、少,大便2-3次/日,不成形,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夜间可平卧,口干、眼干不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发病以来无关节痛、肌痛,无皮疹及光过敏,无脱发及口腔溃疡,无猖獗龋齿及腮腺肿大,无长期发热,无神志改变。

     既往史:

     1993年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2001年因体重下降查FBG 322mg/dl,2hPBG 545mg/dl,诊断为糖尿病,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开始应用RI 12-8-10u 三餐前皮下注射,2003年9月改为诺和灵30R 早16u、晚12u 餐前皮下注射,监测血糖:FBG 正常,2hPBG 4.4-9.7mmol/L,HbA1c 4.7-5.7%。

     2001年后多次查胸片、腰椎片、骨密度等均提示骨质疏松,不规律服用协达利、罗盖全。 2006年查血脂:CHO 244mg/dl↑,TG 180mg/dl↑,LDL-C 142mg/dl↑,未治疗,2009年4月复查血脂CHO、TG、LDL-C正常,HDL-C 0.79mmol/L↓。

     2007年外伤后腰椎压缩性骨折,左桡骨、尺骨骨折,已愈,但腰部及左腕部活动受限。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否认输血、中毒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

     籍贯辽宁,长期生活、工作于北京;生活、工作环境良好,未到过疫区,否认疫水接触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无饮食偏嗜。月经史:1548,量、色正常,无痛经,白带正常无异味。婚育史:已婚,G4P3,产3子,人流1,否认巨大胎儿产出史,配偶及儿子们体健。

     家族史:

     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否认其他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入院查体:

     T 36.7℃ P 100次/分 R 20次/分 BP 145/80mmHg 身高 160cm 体重46kg 体重指数17.9kg/m2

     发育正常,营养差,慢性病容,体形消瘦,主动体位,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黄染、干燥,弹性一般,右肋缘下可见一15cm长陈旧手术疤痕,未见蜘蛛痣。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胸壁可见静脉曲张,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低,可闻及吸气末细湿罗音,腹部膨隆,腹壁可见静脉曲张,无肠形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边缘,质软、边锐、无触痛,左锁骨中线3cm肋缘下可触及脾脏,质软、边锐、无触痛,莫菲氏征(-),麦氏征(-),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脊柱无侧弯,棘突无压痛,腰椎活动受限;双手肝掌,无杵状指,左手腕活动受限;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

     我院近期门诊检查:

     血常规:WBC 7.5×109/L、HGB 118g/L↓、 PLT 98×109/L↓;

     肝功:ALT 34U/L,AST 68U/L↑,ALB 2.9g/dl,TBIL 81.3umol/L↑,DBIL 56.2umol/L↑,GGT 250U/L↑,ALP 380U/L↑,TBA 41.6umol/L↑;电解质K 2.9mmol/L,Na 133mmol/L,Ca 2.07mmol/L;

     肾功能正常;

     便OB弱阳性;

     腹部B超:肝弥漫性病变,门脉稍宽(1.5cm),脾大,双肾弥漫性病变,腹腔积液。

     挑战内容:

     1、该患者的诊断以及诊断依据?

     2、水肿的病因以及处理?

     3、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掌上医讯精彩评论:

     快乐百姓

    应该为PBC合并干燥综合症,原发疾病及用激素期间未注意补钙导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肾脏病变也是原发疾病的一部分,治疗还是熊去氧胆酸或鹅去氧胆酸,规范化的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

     首先我为你的这份书写规范、思维清晰、逻辑性强的这样一份精彩的病历点赞,从这份病例中的书写到化验检查,我仿佛看到你一丝不苟,诲人不倦,一心为他人解除病痛的高尚的职业操守,这很值得我们很多医生包括我努力学习!虽然病例中有几处化验单数值标识错误,但是瑕不掩瑜!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浅显的看法,其实重叠综合征也好,干燥综合征也罢,这都是免疫系统的疾病,与其说是多重疾病的交叉表现,倒不如说是免疫疾病的多学科表现,这样说更准确,或者这样的认识更容易认识疾病的本质,自身免疫疾病多数是由病毒激发,少数是药物激发,女男比例4:1,而且患者几处免疫指标阳性,所以诊断干燥综合征没有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我的印象中,该患肝功一直没有正常过,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活动期肝炎,所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更准确,正因为如此,所以发展为肝硬化是不可避免的,激素是治疗免疫疾病的基础用药,有些加用硫唑嘌呤,这无可厚非,关键是他的肝功治疗一直不理想,目前仍然要以抗肝纤维化,退黄和纠正低蛋白血症为主,注意监测肝功,我更担心此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引起腹膜炎、肝功能衰竭甚则多脏器功能衰竭。至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和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有关,血糖控制在8--9之间甚至于不要超过10都是可以的,肝功不好的时候血糖低可以诱发昏迷。

    子夜卧龙

     作者点评:

     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BC多发病于中年女性,起病隐匿,呈慢性过程,以乏力、瘙痒、肝功异常为主要表现,胆管酶升高为主,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其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 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指南)诊断和治疗共识》中PBC诊断要点:

     1、以中年女性为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黄疸、骨质疏松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可伴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但也有很多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2、生物化学检查:ALP、GGT明显升高最常见;ALT、AST可轻度升高,通常为2-4×ULN。

     3、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M为主,AMA阳性是最具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其中以第2型(AMA-M2)最具特异性。

     4、 影像学检查:对所有胆汁淤积患者均应进行肝胆系统的超声检查; 超声提示胆管系统正常且AMA阳性的患者, 可诊断PBC。

     5、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AMA阴性者,需进行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本患者为老年女性,中年起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纳差、厌油、乏力,肝功能胆管酶ALP、GGT明显升高,肝酶ALT、AST轻度升高,AMA、AMA-M2高滴度阳性,IgM、r球蛋白升高,腹部超声除外肝外胆道梗阻。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PBC诊断成立。

     二、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累及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眼干、口干,反复腮腺肿大、牙齿片状脱落、皮肤干燥瘙痒等。

     2002年欧洲诊断标准为:

     Ⅰ、口腔症状(3项中有1项或以上):①每日感到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②成人后腮腺反复或持续肿大;③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帮助。

     Ⅱ、眼部症状(3项中有1项或以上):①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②感到反复的砂子进眼或砂磨感;③每日需用人工泪液数次。

     Ⅲ、眼部体征(下述检查任1项或以上阳性):①SchirmerⅠ试验(+)(≤5mm/5分);②角膜染色(+)(≥4 Van Bijsterveld计分法)。

     Ⅳ、组织学检查:小唇腺淋巴细胞灶≥1。

     Ⅴ、唾液腺受损(下述检查任1项或以上阳性):①唾液流率(+)(≤1.5ml/15分);②腮腺造影(+):③唾液腺同位素检查(+)。

     Ⅵ、自身抗体:抗SSA和/或抗SSB(+)。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在无任何潜在疾病情况下,符合下述两条即可诊断:①具有上述条目中4条或以上者,但必须包括条目中Ⅳ(组织学检查)和条目Ⅵ或其中之一;②条目Ⅲ、Ⅳ、Ⅴ、Ⅵ 4条中任3条阳性。本患有口干、眼干症状>3个月,唾液流率“0”;腮腺造影:主导管腺内部分扩张,分支导管扩张,末梢导管斑点至小球状扩张;唇腺活检:导管周围及间质散在的淋巴、浆细胞浸润;眼科检查符合“双眼角结膜干燥症”。我院免疫科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根据病史、症状、辅助检查等干燥综合征诊断成立。

     三、重叠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指的是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结缔组织病的重叠,亦称为重叠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与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等相关。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一种结缔组织病向另一种结缔组织病转化的过程。该患者存在PBC和pSS两种疾病发生重叠,诊断与治疗难度较大。

     水肿原因分析

     患者近期出现双下肢水肿、腹水,考虑原因有二:

     其一,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肝脏合成蛋白障碍,白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血管中液体漏入组织间隙、浆膜腔,出现水肿、腹水;

     其二、门脉高血压,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漏入腹腔及下肢组织间隙。患者长期门脉高压,已出现腹壁静脉曲张等失代偿表现,很难逆转,拟补蛋白、利尿,提高胶体渗透压,以减轻水肿、腹水。

     以病例会友,看同行分析,更多精彩病例内容尽在掌上医讯APP,经历多多,分享多多,总结多多,才能不断成长。

     小编特别提醒:

     为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付出,凡在掌上医讯病历板块所发病例被选中在公众号发布的,均赠送10000积分,评论被选中发布,赠送200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大部头的医学书籍如《实用内科学》系列及其它世界著名书籍翻译本,1个好病例就能兑换一本有用的临床医学书籍!

     如何参与病例讨论

     长按下图三秒钟,识别二维码后下载掌上医讯APP,点击病例板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更多同行探讨此病例!觉得此文不错,手动赞下小编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掌上医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