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寒到过年,贤惠的女人都这么做!!
2015/1/20 芬岚健康视界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俗话有云,“大寒大寒,防风抵寒”。(不过听说今年是史上最热年,大寒不寒,还挺热。。。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容易忽冷忽热,感冒搞法,适量吃生姜、大蒜、辣椒、花椒、桂皮等,防御风寒侵扰。

    

    

     生姜

     功效:治疗恶心、开胃健脾、降温提神、驱散寒邪、抗衰老等。

    

     大蒜

     功效:强力杀菌、防治肿瘤和癌症、排毒清肠、降低血糖等。

    

     辣椒

     功效:健胃助消化、预防胆结石、缓解皮肤疼痛、有减肥作用、防感冒。

    

     花椒

     功效: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增加食欲、降血压、驱虫等。

    

     桂皮

     功效: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邪。

     除此之外小编还推荐大家一道食材:冬笋

     冬笋是当令食材。能帮助消化和排泄,能起到减肥、预防大肠癌的作用。

    

     冬笋炒腊肉很适合冬季最寒冷时的食材,但注意吃前过水5-10分钟。

    

    

     1冬令进补美食推荐

     粥品强烈推荐

     羊肉萝卜粥原料:羊肉、萝卜、大米

     做法:待羊肉将熟时,取出萝卜不要,然后再将米放入羊肉锅里,早晚餐温热服食;

     适应人群: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虚寒症人群

     糯米饭原料: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

     做法: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

     适应人群: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三冬饭原料:冬瓜、冬枣和冬甘蔗、羊肉、枸杞

     做法:旺火蒸熟,文火熬煮

     适应人群:低血糖,高胆固醇,血脂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患人群。

     八宝饭原料: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适应人群: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人群。

     参杞炖子鸡原料: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做法: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适应人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白胡椒煲猪肚原料:白胡椒、猪肚、味精、盐、白芝麻和酱油

     做法:

     1、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2、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3、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适应人群: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其实,这道汤煲好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具有不一般的饮食药疗效果,而且还非常美味,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另外,关于养生饮品这方面,小编有几个不错的推荐给大家呢~

     枸杞红枣茶:治疗黄褐斑。一小把枸杞,三至四颗红枣,在大寒时饮用。

    

     玫瑰花、苏子叶:适合经常生气、性子急的人饮用。

    

    

     2大寒防五寒道法自然养生须知

     1防颈寒

     戴围巾穿立领装,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2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3防肺寒

     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4防腰寒

     双手搓腰暖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5防脚寒

     常做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另外,大寒节气有两个养生穴位需要注意:期门、章门穴位,常按揉可以打通肝经。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对于脾气很大的人,是需要经常按摩的。

    

     请告诉家人大寒时节要这样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芬岚健康视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