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老板应该管小事,大事应给副总们管
2014/11/27 管理智慧

     点上面 管理智慧 ↖ 关注

     著名管理学者包政先生团队运营,商业管理类用户量最大自媒体,超过60万商业精英订阅,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2013最佳管理类自媒体。

     文/蒋方舟

     导读

     有人说,董明珠走过的路,连草都长不出。把格力做到今天的这个成绩,除了依靠她对工作无限的付出精神、严格的自我要求外,还有对管理的真知灼见,以及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

     我常常对员工说,一个上司永远不找你,或者只说你好,那就不是一个好领导,只有不断指出你的不足,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成长。

     很多人说我作为董事长,不应该什么都管。我反而认为,一个企业家,应该管小事。所谓大事,应该给副总们管。一个企业,如果连小事都杜绝,就更不可能出大事。当企业不得不改变大事的时候,那也许这个企业也就快要完了。

     我们这个企业能活100年

     2012年,格力营收突破1000亿元。这个成绩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企业在发展,1000亿元是必然过程,所以对这个成绩,并没有太大的惊喜或者兴奋,我反而觉得企业越大,业绩增长得越快,更应该有危机意识。注重提升管理,才可能把企业不断做大,管理才是更重要的。

     取得这个成绩,我们并没有什么庆功。而是在军营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训练,每个人反思自己的错误。选择军营这个艰苦的环境,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还在不断追求更多享受,不断提升自己的欲望。这固然没有错,可是要想到,如果没有社会的进步,个人生活的提高也没有什么意义。

     格力的企业文化,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我们倡导的是奉献文化,并不是你的付出,让自己得到了多少。而是你的付出,让别人得到了多少。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非常和谐。

     格力从刚起步的时候,经历了跟中国所有企业一样的模仿时代,那时候觉得诚信是最重要的,要对消费者负责,通过四个不同时期的广告,映射出对企业不同的要求:1995年,提出“格力电器,创造良机”,那个时候意识到要创造一个好的产品。1997年,提出“好空调,格力造”。当时海尔开始砸冰箱,强调售后服务,我们提出“没有售后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售后服务需要巨大的成本,而这种成本最终都分摊在消费者身上。10年之后,格力又提出“掌握核心科技”。没有自己的技术,永远不可能做到“好空调,格力造”。2011年,格力意识到即使掌握核心科技,改善了消费者的生活,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所有人都在关注空气污染,我们也要肩负起环境改善责任,格力要“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

     所有的企业都在喊“创新”,该怎么认识这个词?仅仅是技术创新,不能叫做创新型企业。真正的创新,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格力没有聘用空降兵,没有高薪挖来人才。而是录用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人才,这才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企业应该有这样的胸怀。

     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会摆出薪水待遇等,我们不用这个,只告诉应聘者:“我们这个企业能活100年。”

     整你是必然的,但是要做到没有东西让他整

     我们现在总是指责90后的孩子,说他们没有责任感等。其实,这是环境造成的,环境没有给他们爱人的能力。从小父母给他们说的是“挣钱”,在学校里老师说的是“挣钱”,走到社会上,听到的还是“挣钱”,人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社会就太可怕了。所以格力尽量创造帮助别人的环境,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该如何去关爱他人。

     比如格力正在创造“一人一居室”的条件。但这并不是说员工提出“你给我这样的条件,我才来上班”,如果是这样,就是交易;我们去主动实现,那就是关爱。结果虽然一样,但员工的感情和思维就完全不一样。在中国,一个制造行业,而且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做到这个,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愿意去投入。

     我碰到三一重工的老总,他说前几天三一重工开会,谈论学习格力的管理。家电行业,我们的利润是行业最高,诀窍就在于成本控制。

     我刚到格力当部长的时候,以为这是个很优秀的团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后来发现,问题太多了:拉帮结派、自成一家、有问题不指责不检举,连搬运工这么基础的岗位,都有油水可以捞,不给我好处,我就不给你发货。

     这更加让我意识到制度建立很重要,制度建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于一个企业负责人来说,要做到心胸坦荡。在我们的想象里,得罪了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天天想把你整死。可我一点也不担心,整你是必然的,但是要做到没有东西让他整,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严厉要求自己,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对你的宽恕。

     到了2001年,我当了总经理,那时候格力电器的营收才做到50亿元,已经遇到了瓶颈,出现工人罢工。那时候的工人还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激动——动不动就说:“我不干了。”当时的年轻人还是比较理智,迫不得已才会罢工。

     我们的副总说这些员工太刁民了,但是我觉得问题在干部,干部并没有把自己的权力用于服务员工,而是凌驾于员工。

     我的接班人,一定要像我

     我不是个严厉的人,但是我一定是个挑剔的人,只要遇到问题,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留情面立马就会提出来。我常常对员工说,一个上司永远不找你,或者只说你好,那就不是一个好领导,只有不断指出你的不足,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成长。

     我常常批评人,而对于自己,我不等别人批评,已经把自己批评完了。当部长之后,没有人给我下过经营目标,从来都是我给自己设定目标。当了老总之后,更是如此。格力从我接手的4亿元做到1000亿元,每一年的销售目标都是我定的。无论外界,还是内部,经常质疑我的目标太高,但是我每年都做到了。

     每天从早上醒来,我就算进入了工作状态,脑中只有工作的事情。以前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下班,2008年之后好一点,大概晚上七八点钟下班。很多老总说打高尔夫球,我从来不知道高尔夫球场是什么样子。大家的工作方式不一样,很多人觉得企业发展得很好,就可以少操心,但我总觉得企业每天都面临新的问题,都要去处理。

     哪一天退休了,就能放下了。在位一天,就会这样。对于接班人,我最看重的是忠诚。作为普通员工,不能苛求他把企业作为生命,但是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把企业作为你的生命。这就是员工和领导的不同。我自己就是这样,虽然对个人生活有牺牲。但这种牺牲也是有价值的。付出的永远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都是在享受。

     我的接班人,一定要像我,有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劲头,这种激情要一直能够保持。

     董明珠答问

     问:您对子女有什么要求么?

     答:没什么要求。孩子打不出来、骂不出来,他有模仿能力。我的儿子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生活没有那么多要求,做事很认真。但是他不羡慕我的生活,觉得我太辛苦了。

     问:回首职业生涯,觉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了么?

     答:从个人情感和生活的角度来说,确实失去的太多。但是打造一个全世界认可的品牌,建造一个国际性的大企业,这个“大家”和“小家”比,“小家”那一点丢失是值得的,因为人总是有得有失。

     采访手记

     董明珠的故事很励志。她出身平凡,原本从事着普通的职业,有个普通的家庭。后来家庭变故,让她不得不负担整个家庭的重担。她近中年才南下打工,却通过业绩,一步步做到了集团董事长。

     为了符合这个职业传奇,坊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董明珠的传说。比如“董明珠走过的路,连草都长不出”。对于董明珠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漂亮,不施粉黛的脸轮廓清晰,浓眉大眼。交谈起来,发现她不时露出严厉的神情,眼中坚定的精光非常有穿透力。

     董明珠说她永远都是对的。因为对她来说,犯错的成本太高,这么多的员工要跟着她吃饭,她一步都不能错。

     来源:创业邦

    

     公众号推荐

     首席人才官(ID:CHOclub):了解更多人才官知识,首席即可!

     热点搬运工(ID:bighotnews):我们不生产热点,我们只是热点的搬运工。

     图说商业(ID:picbiz):3分钟内,为您展现商业之美。

    

     管理智慧近期最受欢迎文章推荐

     shzb2010

     同学会微信私号:vipmgt

     回复社区商务查看《白刚老师社区商务系列文章》

     回复18查看《包政:解读<华为基本法>,让管理者树立权威》

     回复08查看《李序蒙:海底捞员工为何这么敬业?——从卧底日记谈起》

     回复16查看《<华为基本法>学习专题>回复06查看《白刚: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需要新理论指引方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