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穴法:养生治病两相宜
2016/2/29 中医哲学
一说起点穴,大家便会联想到武侠小说或影视剧里某人被点中穴位后动弹不得的场景。其实点穴也是一种非常适宜养生治病的方法。它简便易学,安全有效,适用广泛,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点穴的神秘面纱吧。
点穴法的前世今生
点穴法原为武术技击法之一,又名点气法或截气法,是以强力刺激对方穴位使其经络受阻,影响气血流通而受制的技击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以穴位(或要害点)为突点,达到制敌的目的。若应用在医学上,则称指针,即指用医生的手指代替针具,在应取的穴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治疗的方法。
了解穴位三要点 穴位又称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01 第一点,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在体表的聚集点;
第二点,穴位是人体疾病的反应点;第三点,穴位还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精彩内容
传统点穴手法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根据中医治则,在手法上选用不同的强度、频率,就可分别达到补、泻、调的治疗作用。因此点穴手法本身并不是决定补、泻、调的主要因素 。

图1:(曲)食指点;图2:(曲)中指点;图3:单指(加强);图4:单指点;图5:二指点;图6:三指点
临床的经验穴——颈肩穴
【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第6颈椎旁开3寸左右(双侧)。【具体操作】多用中指斜向下45°施术,以局部酸胀明显,窜及颈背及胸部为宜。【功效】 祛风理气,通经止痛。【主治】 项强、胸背疼痛、胸闷不适及肠胃疾患。

颈肩穴原本主要用于颈部疾患如颈椎病、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但在临床上发现对心脏、肠胃及头部疾患均有—定作用,尤其是对脾胃影响较为明显。曾治疗一患者,因产后受风引起颈部活动不利,点及此穴患者即感酸胀窜走,肠鸣明显。因患者原有饮食呆滞,点此穴后半小时即感饥饿,食量有增。分析可能是各种原因压迫刺激局部神经肌肉而使气血通畅、病因消除,则各种症状亦随之缓解。亦有可能是,此穴本身即有治疗肠胃疾患的作用。因此,对由于颈部疾患所致肠胃不舒,点按此穴效果更佳。
颈肩穴,用之得法,均有较好的得气感。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力度、方向、频率等要素。此穴若欲用针,不宜过深,刺激不宜过大。即使应用手法点穴,亦应由轻而重,适患者反应而定。对于敏感患者及心脏病患者应慎用。我曾遇到较轻手法即可引起患者心悸胸闷,甚至有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早期休克症状,施术者须引起重视。

以下友情公众号


您的位置|邀请您的到来
微信ID:zhongyizhexue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女性美容养颜,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问题。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哲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