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知识科普(2)
2016/4/18 我的门诊

     癌症为什么难治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癌症和艾滋病是最恐怖的疾病名词。如果你问,癌症和艾滋病哪个会先被攻克?答案肯定是艾滋病。

    

     癌症为什么难治?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癌症是“内源性疾病”: 癌细胞是病人身体的一部分。 对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抗生素为什么好用,因为它只对细菌有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没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浓度,让所有细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

     而癌症就没那么简单了,癌细胞虽然是变坏了人体细胞,但仍然是人体细胞。所以要搞定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勾当,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 “副作用”。比如传统化疗药物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对癌细胞当然很有用,但是可惜,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在快速生长的,比如头皮下的毛囊细胞。毛囊细胞对头发生长至关重要,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毛囊细胞,这是为什么化疗的病人头发都会掉光。负责造血和维持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因此化疗病人的免疫系统会非常弱,极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被杀死,于是病人严重拉肚子,没有食欲等。

     这样严重的副作用,让医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间不断权衡,甚至 “妥协”。所以化疗的药物浓度都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须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来。如果化疗药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样大剂量持续使用,癌症早就被治好了。这也是为什么艾滋病会比癌症先被攻克的主要原因,毕竟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外源性疾病”。

     第二个原因,癌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几千几万种疾病的组合。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癌症。

     比如肺癌,这是在中国癌症中新任第一杀手,30年来发病率增加465%。中国现在每年近60万肺癌病人,美国也有16万。常有人问:美国有什么新的治肺癌的药么?有是有,但是只对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诺华最新的抗肺癌药Ceritinib,它对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为什么研究了这么久的新药只对1%的病人有效呢?

     肺癌简单按照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这两种呢?不是的。我们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而每一个癌症里的突变基因数目不止一个,千差万别。最近一项系统性基因测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变数目接近5千个!这么多的变量随机组合,导致每个病人都有点不同。中国这60多万肺癌病人,其实更像60万种不同的疾病。

     当然,这不是说需要60万种不同的治疗肺癌的药。因为5千个突变里面,只有几个突变是关键的,抓住了这几个关键基因,就有可能开发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无论如何,制药公司新开发的药,即使是灵丹妙药,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肺癌病人。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诺华的新药Ceritinib只对1%的肺癌病人有效?因为Ceritinib针对的是突变的ALK基因,而只有1%左右的肺癌病人才有ALK基因突变。

     因为癌症的多样性,药厂几乎注定每次只能针对很小的一些病人研发药物,每一个新药的开发成本?10年时间+20亿美金!这样大的时间金钱投入,导致我们进展缓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遥遥无期,也是任重道远。

     第三个原因,癌症的突变抗药性。这点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 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超级细菌,在抗生素出现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致命的,比如败血症。但是青霉素出现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在是问题了。

     但是生物的进化无比神奇,由于我们滥用青霉素,在它杀死了99.999999%的细菌时,一个或者两个细菌突然进化出了抗药性,他们不再怕青霉素。于是人类又发明了别的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同时抗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就是超级细菌。

     生物进化是一把是双刃剑。自然赐予我们这种能力,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癌细胞不仅保留了基本进化能力,而且更强,针对我们给它的药物,癌细胞不断变化,想方设法躲避药物的作用。 Ceritinib在临床试验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癌细胞在治疗几个月以后就丢弃了突变的ALK基因,而产生新的突变来帮助癌症生长,这么快的进化速度,总是让我感叹自然界面前人类的渺小。生物进化是一把是双刃剑。

     转基因食物会导致癌症么

     “转基因”绝对是近几年在各个媒体出勤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所有能炒的都炒过了,所有能吵也都吵过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篇经得起推敲的高质量研究论文证明转基因食物能致癌,而网上盛传的法国研究的大鼠吃转基因食物致癌的文章,专业的评语是:“扯蛋”。

     “转基因食物完全无害”,本身就是一个在科学上无法证明的命题。即使它一直无害,说不准100年后会不会有一个人因为转基因而死了呢?

     作为严谨的科学家,在有人能证明它有害之前,它是无害的。作为不太严谨的科学家,转基因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转基因的本质是给细胞加入新的功能蛋白质,这些新蛋白质或许能促进生物体生长,或者能生产抗药性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它们只是蛋白质。所以我们吃转基因食物,就是吃了传统食物+新蛋白质。那转基因食物是否致病的争论的本质就应该是新引入的蛋白质是否对人体有害。

     之所以说转基因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是因为这种新引入的蛋白质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一:人类还没有掌握自己创造全新功能蛋白质的能力。转基因引入的所谓新蛋白质,其实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只是把生物体A的某种优势蛋白,加入到生物体B中,让B获得这种特性。比如给牛转基因,加上人的胰岛素蛋白,这样牛奶中就可以提取胰岛素了,而既然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那么转基因蛋白就没有理由比正常蛋白更有害。

     第二:所有的蛋白质都是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在人的胃和小肠里都会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被吸收。所以无论蛋白质是什么转基因的产物,最终被人体吸收的都是这20种氨基酸。红烧转基因荧光双眼皮鲨鱼和红烧青藏高原纯净无污染鲤鱼,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麦当劳专供转基因五彩玉米饭和黑土地五谷杂粮营养饭,吃到肚子里也都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而对于转基因,大家大可不必谈“转”色变。我支持大家吃健康的食物,也尊重个人选择,如果你真的怕转基因,又能买到确定非转基因的食品,那固然好。如果像我一样,没有条件也没时间去鉴别每种食物是不是转基因,不如放轻松一点,与其天天窝在网上看转基因的新闻,不如出去跑跑步来得健康。

     明天将会为您带癌症知识科普(3),敬请期待!

     我的门诊网

     微信ID:wodemenzhenwang

     长按「指纹」关注我的门诊网有惊喜!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我的门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