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这些养生秘密你知道吗?
2016/6/8 我的门诊
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 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基本都会吃一些应节的食品,如:粽子等。在端午这个小长假里,我们过节之余,不要忘了要注意身体健康哦,其实端午节的习俗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端午节是如何养生的吧!

端午节如何养生?
与丰富多彩的端午起源说同样的,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至今仍在全国各地流传、延续着。然而,无论称谓为何,端午时节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却是一致的。专家认为,这个节日本是对人身体健康的一种爱护,对生命的爱护。端午时节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调和、平衡,以安然度过夏天。
1、吃粽子粽子中一般含有红豆,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粽子中一般含有红枣,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
2、挂香囊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3、喝雄黄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4、赛龙舟、洗龙湫水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划船运动对“坐”班族更有益。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5、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6、煮大蒜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7、滚吃鸡鸭鹅蛋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8、吃五黄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专家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除了“五黄”以外,南京还有“五毒”的说法,专家说:“端午节是5月5日,5月是独月,5日是独日,在独月独日那是‘毒气’冲天,所以端午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所以南京还有一道菜叫‘炒五毒’,哪五样菜呢?是银鱼、虾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干放在一起炒,是端午节要吃的”。
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悬艾草、挂香囊、戴五彩线……细细品味,几乎每个习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我们会越来越感慨古人的睿智,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传统习俗。
下面的这些公众号,88%的人都关注了,他们通过这些公众号,学到了很多知识!

● 关注方式 ●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ID:wodemenzhe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ID:wodemenzhenw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如何关注
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上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③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一键关注,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我的门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